首页>其他文书合同>资本论读后感(集锦6篇)

资本论读后感(集锦6篇)

时间:2022-12-12 08:50:14 其他文书合同 我要投稿

看过一部作品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读后感不能掉队!如何避免读后感成为“流水账”?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资本论读后感,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资本论读后感 第1篇

一直以来我一直认为给工人放假,给工人福利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以美国企业家福特率先发现并提出。最近看《资本论》发现资本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只是表述不一样,马克思的观点是:工人的消费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联系到我们的实际,前一些年我们总说内需不足,消费不足,但是现在网络消费兴盛,我们的消费起来了,问题却又是我们“生产力水平跟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买个马桶盖都要出国买。

现在问题来了:

1。消费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消费都是消费的国外产品呢?那国内的扩大再生产如何进行?

2。如果是简单的扩大再生产,只要能挣钱就上马,这样的扩大再生产肯定不行。那么消费的扩大再生产如何进行经济产业的升级呢?如何进行产品的改造呢?这个产品的升级改造是如何影响消费的呢?有没有经济规律曲线?

在我们国家,普通老百姓奋斗十几年,所得收入只为一套房,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个钱再码放之前一直是储蓄,既没有被用来消费,也没被用来投资(起码普通老百姓都是攒钱买房,不是从资本兑现的钱去买房),这是浪费。

其次这么大的一笔钱就为一栋房,它所推动的资本流通相对于所投入的买房钱,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经济的刺激是非常有限的。而现实中经常说房价推动经济繁荣,我持怀疑态度。因为资本的流通必然增值。你一栋房子所带动的资本增值最终会体现在房子上,不可能你一套房子所带来的资本增值200,最后卖你100万。但是为什么还会这样?商人肯定不傻。我怀疑这是地方政府搞的鬼。

再次老百姓拿十几年的钱去消费一套房,也就是说老百姓一两年的劳动时间产出的产品需要他用十几年的劳动时间去换取,这是不是一种剥削。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

资本论读后感 第2篇

一次偶然,我发现了《资本论》这本书,于是我便把它买了回来。我喜欢读着实体书的感觉,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

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知道了,原来钱可以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怎么办?不知道。

资本论读后感 第3篇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怎么办?不知道。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hh

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

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读了《资本论》。如果不读《资本论》,我就会一直觉的马克思很伟大,很正确,也就可以很顺心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上生活,没有了那么多的烦恼。

要读《资本论》的初衷,是觉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灵魂,马克思的理论一定很伟大,很正确,很严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读过之后,才觉得马克思这个人很不公平,有许多理论都是很没有道理的,我说他的理论是强盗的哲学,一点都不过分。有了这种思想,对有些事就看不惯,就想说,而说了又有许多本本主义者的反对,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心的事。

当然也有人认为《资本论》那么长,很厚重,很严密。这些人或者根本没有看过《资本论》,或者看不出他的欺骗性,或者就是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而昧着良心瞎吹捧。

那么《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我的感觉是:因为他的许多理论没有道理,又想把他说成是有道理的,又要让人相信这种没有道理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就需要编造许多的理由,就需要编造许多骗人的鬼话,就必然要把文章写长了。

为了证明我说的正确,就让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这个理论的论述。

要说明剩余价值,就要先说明总价值,于是马克思给出一个产品总价值的公式:

C=c+v+m

在这个公式中,Cˊ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产品总价值,c是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新生产的价值,其中v是工人生产的并用来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即工资;m是由工人生产而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的剩余价值。大家应当注意到:这个公式中只包含工人的劳动,而不包含资本家的劳动,是因为马克思不承认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付出任何的劳动,是完全的不劳而获。请问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吗?

在平时的辩论中,也有许多马克思的支持者,也是认为资本家是劳动者,而不是完全的不劳动。我也写了《论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这样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争议,就说明绝大多数人对资本家的劳动都是认可的。可是马克思就不认可,所以在这个公式中也不考虑这个因素。这个事实,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人是很公正的吗?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公式是很严密的吗?显然不是!!

再来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的理论,他又给出这样一个公式:

剩余价值率= m÷ 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并且着重说明:“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按照马克思的这种说法,因为v+m全部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新增价值,所以应当全部归工人所有,而资本家的所得只能为0,而不能留下任何一点点的剩余,如果留下了,那怕只留下1分钱,那也是对工人的剥削。

那么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呢?马克思说这个部分应当为0,这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商品总价值中,马克思已经把资本家的劳动完全否定了,在这里,马克思还要把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完全否定。其理由是:只有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而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所有的生产资料都不会创造价值,“在价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如此,那工人为什么还要到资本家那里去工作呢?

所以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家就应当白白地为工人准备好了一切生产条件,然后由工人在这种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而生产的结果全部由工人拿走,不允许资本家留下那怕1分钱的剩余,只要留下了,那就是剥削。请问世界上还有这么不讲道理的理论吗?这不是强盗的哲学,又会是什么样的哲学呢?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已经逐步地清晰起来,认为使用生产工具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力的利用,包括风力、水力等等自然形成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这些人造的自然力。所以就是人力与自然力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利用自然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人力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这里的人,即包括工人,也包括资本家。所以剩余价值的来源是自然力的结果,而不是对人的剥削。这一事实,更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论是多么的荒谬。

如若不信,请大家去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在那里,大家可以看到,马克思为了否定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多么的费尽心机,竟然为了这个错误的理论而写了12200多字,而其中关于“最后一小时”的论述,更是无聊的扯淡,就难怪他的这部书会是这么长。但是因为理论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无论怎么长,怎么论述,都会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其实他自己也是做贼心虑,所以自己就说:“乍一看来,假定不变资本等于0是很奇怪的。”“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他所依据的看法对读者并不习惯”等等。

资本论读后感 第4篇

年初一次偶然机会提前读到《资本论》,作者是藏在茑屋书店背后的大BOSS增田宗昭。这本小书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最喜欢的一本书,字数不多,却耐人寻味。

虽然像增田宗昭这类BOSS亲自写的东西,很难符合编辑的要求,在我看来实物书也的确是靠排版硬撑起来的。不过,书的价值不在于字数,而在于纸张所承载的内涵、思想、精神。

增田先生恰好也提到一个词:提案力——对顾客而言,有价值的不是作为物体的书,而是包含在书中的提案。乔布斯要卖给人们的也不是iPhone这一硬件,而是通过iPhone来进行生活方式提案。

从本质上说,商品本身具有地域性和选择性,所以才会有市场营销。要确定目标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通过这种方法制订销售计划。然而一旦越出单纯的物的概念,包含某种哲学,换句话说,包含了生活方式提案,那么商品就会获得超越国境、人种、年龄、性别的翅膀。

增田先生认为,书店的问题就在于它在卖书。

在日本,每年都有374家书店面临倒闭。而茑屋书店不仅活下来,还拥有1400多家店铺,是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取得这样的成绩,增田先生的提案并不神秘。

最早的“茑屋书店枚方店”成立于1983年,它开创了录像带、唱片、书籍三位一体的全新模式。在此之前,这种书店运营模式还被视为异端。因为这些商品的流通渠道各不相同,供货的批发商也不同。

但流通的麻烦并未将增田先生阻挠,他依然将顾客价值放在第一位,爱读钱德勒小说的人,可能也想听听主人公爱听的冷爵士。而有了茑屋之后,这些都可以在同一家店找到。

书是提案的载体,所有生活相关的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提案。这里的“提案”可以等同于“策划”,也可以等同于“设计”,就是既要紧跟时代,又要看清本质。

互联网、人工智能、各类新科技不断地变革我们的生活,难道变革就是为了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手机看吗?不,创新者知道,变革才刚刚开始,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精神需求是高级的、巨大的需求,茑屋书店不仅是一家书店,它本身正是为了满足顾客价值的生活方式提案,是一个颠覆的文化空间!

《资本论》带给我很多启发,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智力,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亦然。这里的智力更应该指知识维度的拓展、独立思考的延伸。随大流的人越多,知的资本(智力资本)就越宝贵,而我们要舒服地随大流,还是勇敢地拥抱自由?相信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

资本论读后感 第5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之后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此刻不必须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证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侍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必须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必须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必须的交换价值。”在这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务必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就这部书的历史好处,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好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那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这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好处,他不仅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资本论读后感 第6篇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g_

怎么办?不知道。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hh

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

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读了《资本论》。如果不读《资本论》,我就会一直觉的马克思很伟大,很正确,也就可以很顺心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上生活,没有了那么多的烦恼。

要读《资本论》的初衷,是觉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灵魂,马克思的理论一定很伟大,很正确,很严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读过之后,才觉得马克思这个人很不公平,有许多理论都是很没有道理的,我说他的理论是强盗的哲学,一点都不过分。有了这种思想,对有些事就看不惯,就想说,而说了又有许多本本主义者的反对,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心的事。

当然也有人认为《资本论》那么长,很厚重,很严密。这些人或者根本没有看过《资本论》,或者看不出他的欺骗性,或者就是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而昧着良心瞎吹捧。

那么《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我的感觉是:因为他的许多理论没有道理,又想把他说成是有道理的,又要让人相信这种没有道理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就需要编造许多的理由,就需要编造许多骗人的鬼话,就必然要把文章写长了。

为了证明我说的正确,就让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这个理论的论述。

要说明剩余价值,就要先说明总价值,于是马克思给出一个产品总价值的公式:

C'=c+v+m

在这个公式中,Cˊ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产品总价值,c是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新生产的价值,其中v是工人生产的并用来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即工资;m是由工人生产而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的剩余价值。大家应当注意到:这个公式中只包含工人的劳动,而不包含资本家的劳动,是因为马克思不承认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付出任何的劳动,是完全的不劳而获。请问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吗?

在平时的辩论中,也有许多马克思的支持者,也是认为资本家是劳动者,而不是完全的不劳动。我也写了《论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这样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争议,就说明绝大多数人对资本家的劳动都是认可的。可是马克思就不认可,所以在这个公式中也不考虑这个因素。这个事实,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人是很公正的吗?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公式是很严密的吗?显然不是!!

再来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的理论,他又给出这样一个公式:

剩余价值率= m÷ 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并且着重说明:“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按照马克思的这种说法,因为v+m全部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新增价值,所以应当全部归工人所有,而资本家的所得只能为0,而不能留下任何一点点的剩余,如果留下了,那怕只留下1分钱,那也是对工人的剥削。

那么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呢?马克思说这个部分应当为0,这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商品总价值中,马克思已经把资本家的劳动完全否定了,在这里,马克思还要把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完全否定。其理由是:只有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而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所有的生产资料都不会创造价值,“在价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如此,那工人为什么还要到资本家那里去工作呢?

所以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家就应当白白地为工人准备好了一切生产条件,然后由工人在这种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而生产的结果全部由工人拿走,不允许资本家留下那怕1分钱的剩余,只要留下了,那就是剥削。请问世界上还有这么不讲道理的理论吗?这不是强盗的哲学,又会是什么样的哲学呢?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已经逐步地清晰起来,认为使用生产工具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力的利用,包括风力、水力等等自然形成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这些人造的自然力。所以就是人力与自然力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利用自然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人力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这里的人,即包括工人,也包括资本家。所以剩余价值的来源是自然力的结果,而不是对人的剥削。这一事实,更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论是多么的荒谬。

如若不信,请大家去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在那里,大家可以看到,马克思为了否定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多么的费尽心机,竟然为了这个错误的理论而写了12200多字,而其中关于“最后一小时”的论述,更是无聊的扯淡,就难怪他的这部书会是这么长。但是因为理论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无论怎么长,怎么论述,都会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其实他自己也是做贼心虑,所以自己就说:“乍一看来,假定不变资本等于0是很奇怪的。”“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他所依据的看法对读者并不习惯”等等。

《资本论读后感(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