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文书合同>经济工作会议发言稿(实用5篇)

经济工作会议发言稿(实用5篇)

时间:2022-12-27 21:20:20 其他文书合同 我要投稿

本文为大家分享经济工作会议发言稿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经济工作会议发言稿 第1篇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各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必须集中精力抓重点、抓关键,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上水平。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努力:

(一)打好“三大攻坚战”,提升发展实效。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拿出过硬办法,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小康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要决胜脱贫攻坚。按照帮扶要精准、增收要稳定、保障要到位、脱贫要真实、群众要满意“五项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十项工程”,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村出列、所有贫困县摘帽。坚持短平快与中长期相兼顾、新特优相搭配、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做好“三业”文章,发展“四小经济”,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抓细抓实动态管理,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社会保障等扶贫政策,让每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上好学,每个贫困人口常见病、多发病都能看得起,每个贫困家庭住房安全有保障。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就业扶持力度,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抓好济南市xx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辖6市、国家部委、中央企业结对帮扶,推动产业项目援建、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帮扶取得更大成效。二要加大污染防治。以打好绿水青山保卫战为重点,大力实施“绿色xx”工程,落实“四级”河长制度,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抓好城乡垃圾就地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尤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矿山矿业环境整治力度,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三要强化风险防范。重点是严控新增政府债务,深入开展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整治,强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资本金约束,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工作。特别是在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要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的要求,把有序化债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结合起来,把金融创新与脱贫发展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确保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确保不酿成“处置风险的风险”。

(二)承接产业转移,壮大实体经济。抢抓战略机遇,用足用活政策,认真落实《湘南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全力推进“1112”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创新创业“135”工程升级版。一要建好承接平台。强化“筑巢引凤”意识,优化提升“产业四区”发展布局和功能分区,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园区与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的联通项目建设。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建强园区综合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贸易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平台,推进xx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和公路口岸通关一体化改革,积极争取建设综合保税区,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高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二要发展优势产业。以推进全域旅游为抓手,高品位打造四大核心景区,加快三个千公里快旅慢游体系建设和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开发,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四个提升”;实施农业提质增效“845”计划,重点发展“两茶两果一药一烟”规模农业,加快完善现代农业的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实施工业提质增效“151”计划,大力发展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完善城乡商贸物流服务网络,以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助推商贸综合体、城市商圈、城乡流通体系项目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三要加强招商引资。聚焦东部沿海地区的重点行业和前沿领域,发挥xx商会、海外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有的放矢开展上门招商、专业招商特别是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一批500强企业和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吸引一批返乡创业人士,建强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要在保持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的前提下,多与企业家交朋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坚持“三特”融合、“四宜”定位,依托高速、高铁、机场大通道建设,抓实各类规划对接完善,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培育州域核心增长极,打造重点经济区,发挥县域经济支撑作用,形成核心引领、区域互动、轴带连接、多点支撑的竞相发展格局。一要加快重点经济区建设。州域南部核心经济区要围绕建设全州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开放合作示范区,抓好吉首区域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民俗文化展示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教育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凤凰旅游龙头作用和xx经开区产城融合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以吉首为中心,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芙蓉镇为半小时通勤的区域聚合发展,做大州域南部核心经济区,实现在武陵山区率先崛起。州府吉首地区三年内经济总量要达到全州的40%以上。州域中部重点经济区要结合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重要节点城镇和承接优势产业转移集群地。州域北部重点经济区要发展边区现代商贸物流业,打造湘鄂渝边区特色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提升龙凤经济协作区发展水平。二要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推进“十二项工程”引导更多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流动、向农村倾斜、向农民聚焦,深入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打造一批体现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批具有生产效益、生态价值的美丽乡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尤其注重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各类资源“上山下乡”,推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三要提升美丽xx颜值。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同建同治、网格服务管理“三大工程”,加快打造铁路沿线、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旅游景区景观林带,加强特色民俗村寨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生态美丽乡村。实施庭院绿化和城镇“透绿工程”,加快生态公园、生态社区建设,打造“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态城镇。做好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宣传推介“三篇文章”,让有形的民族文化留得住、活态的民族文化传下去,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四)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项目建设。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创新工作方式,全力增投资、奋力促发展。一要把握政策导向。加强与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规划对接,吃透上级投资、财政、金融政策,把好的思路、规划和政策转化为好的项目,推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补齐城乡差距、产业建设等发展短板,增强创新创业、科技支撑、人才振兴等工作弱项。二要突出投资重点。坚持把项目投资重心落到产业四区、四宜城镇、三个重点经济区、美丽xx建设上来,加快高铁、机场、大中型水库及水利设施、干线公路、旅游公路、水运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实施城镇扩容提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抓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把更多的资金投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三要加大推进力度。坚持纯公益性项目以政府主导投资为主、经营性项目以社会投资为主,注重向市场要资金、要活力,规范有效运用PPP模式,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引纳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抓好项目策划和前期工作,优化审批服务,用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招投标行为,落实优惠政策,强化资金、土地、电力等保障,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非法阻工等行为,确保项目批得了、合作好、落地快、见效早。

(五)着力创新开放,激发发展活力。坚持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放,使创新和开放成为脱贫发展改革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要解放思想。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障碍,不能一味用“过去的我”来评判“今天的他”,也不能一味担心闸口放开而收不了、关不住,要主动纠正、摒弃不适合甚至违背创新、开放发展理念的认识和行为,充分借鉴吸纳外地在用活政策、项目融资、人才引进、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经验作法,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推动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创新氛围。二要创新方法。重点通过完善利益联结、结对帮扶机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深化文旅融合、市场运作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注重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招商项目入园带动工业转型升级,以“园社企水路”综合配套、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对接大通道、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城镇扩容提质,注重运用市场办法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难题,尤其通过调整规划、改善环境、布局重大项目、用好政策流转土地、加快征拆腾地“五个增值”使土地效益最大化。三要优化环境。多在拼服务、拼信用上下功夫,不能走过去拼资源、拼政策的老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强化诚信建设和法治思维,各级党委、政府要做依法履行约定义务的表率,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决不许开“空头支票”,以良好的信誉创造发展的硬资源、软实力,为企业稳预期、降成本。落实“三联制度”,用心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必要时采取一事一议,只要不触碰安全、环保和廉洁底线,都要“一路绿灯”。

(六)抓好民生实事,保稳定促和谐。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思路,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微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推进医药体制改革,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强化就业培训和政策帮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健全村规民约敦风化俗,推进信访、司法行政、消防管理、社区矫正、安全生产等民生事务进网格,落实矛盾纠纷化解、重点稳控、依法处置、责任追究“四个机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应急处突,抓好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严防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推动脱贫发展改革的任务在基层落实、措施在基层创新、成果在基层共享。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做好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引导人、优秀文化鼓舞人、文明风尚孕育人的各项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希望所在、优势所在、价值所在,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汇聚攻坚克难的智慧力量。深入贯彻党支部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两个条例,推进“五兴互助”基层治理,完善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和“xxe路通”“xx为村”“xx为民”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脱贫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经济工作会议发言稿 第2篇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宁远与全国、全省、全市一样,也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带来新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部崛起。20XX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作出了“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希望湖南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20XX年11月,作出了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安排,政策含金量非常高。宁远位于湘粤桂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全省“一带一部”前沿、全市“一区一轴一带”中“蓝宁道新江”一小时经济圈工业经济带,完全可以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成为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北部湾和东盟的“桥头堡”,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外部环境变化和国内政策调整带来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为顺应形势变化、应对各方挑战,中央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一系列调整,比如进一步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今年的政策环境比去年要好,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利好政策,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带来新机遇。近些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精心打造三区承载平台,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县域实体经济,新能源新材料、光电智能终端、电子信息、轻纺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呈集群之态、抢滩之势进驻宁远,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优秀创新团队、高端创新人才回乡来宁远创新创业,产业、人才、技术加速集聚,积蓄了发展势能,拓展了就业空间,孕育了新兴技术。宁远通过近些年来的大力蓄势蓄能,完全可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使创新之力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以创新开放新突破推动社会生产力大跃升。

“三大攻坚战”持续深入推进带来新机遇。三大攻坚战仗仗艰难,但难中有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有利于促进和倒逼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和投资等要素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由依靠政府投资转向更多依靠社会投资。精准脱贫攻坚,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改变了农村面貌,带动了农民增收,扩大了农村消费,更重要的是把市场经济意识带到了穷乡僻壤、送进了群众大脑,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污染防治,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促进生态、环保、旅游等产业加速发展,培育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三大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考验、重塑了理念、锤炼了作风、提升了能力,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省委“六个倾斜”政策的落地带来新机遇。杜家毫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财政支出向高质量发展和民生领域倾斜、减税降费向微观主体倾斜、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和企业倾斜、投资向产业项目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倾斜、就业扶持向大中专毕业生和转移劳动力倾斜、转移支付向县乡基层和贫困地区倾斜等“六个倾斜”的最优政策组合。可以说,每一条政策都是真金白银,每一个倾斜都高度契合宁远实际、宁远条件、宁远发展需求,每一条都是奔着基层和贫困地区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给出的最佳良方,对我们应对经济下行挑战,加快补齐产业、民生、金融等短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犹如“量身定做”,无异于“一波及时雨”。

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树牢机遇意识,善于认识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创造和转化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谋在前、干在前,享普惠、争特惠,用心用脑用力谋好办好宁远的事。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谋划建设:一是大通道的对接。围绕兴永郴赣快速铁路、永清广高铁过境宁远,结合二广、厦蓉两条高速公路,打通交通毛细血管,进一步完善出省跨境大通畅、县乡公路大循环、旅游景区大连接的交通网络,构建铁路、公路、航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抢抓国家支持湖南电力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5G通讯革命的机遇,加快推进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对接连接,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二是县域经济的带动。坚持生态立县、文化活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旅游兴县战略,抓住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大机遇,突出制造强县、智能制造主攻方向,聚精会神抓产业建设、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抓三业融合、三区共建,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抗摔打能力,在经济持续下行态势下逆势突围、稳中求进。三是小城镇的支撑。依托大通道建设,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和、水市、太平、冷水、柏家坪等大镇为圆心,以县城至乡镇半小时路程为半径,打造县城带动、小城镇联动、乡村互动、一核多园的半小时生态城镇群、旅游经济圈、特色产业链,构建多组团、串珠式、网络状的小城镇建设格局,为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拓展空间,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架起桥梁,为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搭建平台。

经济工作会议发言稿 第3篇

党的作出了深化机构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了全省机构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市委认真研究制定了机构改革方案,报经省委、省政府审核批复后,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xx市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和7个配套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将提交今天的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我市机构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实施,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一要提高站位推进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各级各部门必须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市、县区机构改革要在3月底基本完成,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机构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凝聚改革共识,严格按照改革方案明确的各项要求,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改革实施。

二要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班子配备、干部调整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焦点。要结合职能调整划转,统筹配备涉改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省上要求,原则上不涉改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不作大的调整、现有领导干部优先安排、改革期间不新提拔干部,既解决好现有干部配备和消化问题,也为下一步干部调整使用留下空间。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切实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全面清理撤销擅自设立的岗位和违规配备的职务。各级干部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自觉服从工作分工。

三要有序开展转隶移交。坚持“先转隶、后三定”和“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精心做好职责调整划转、机构挂牌运行、人员转隶、档案移交、办公用房调配等工作。涉改单位和新组建部门要坚决执行机构改革配套方案,确保机构挂牌后人员全部转隶到岗、工作平稳交接。在相关职责调整到位之前,各部门单位要继续按照原职责规定做好工作,绝不允许推诿扯皮、工作断档。

四要科学做好“三定”工作。市、县区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研究拟定涉改部门和单位“三定”规定框架稿,新组建部门和涉改单位要按要求抓紧起草“三定”方案,理清职能职责,优化内部管理。要妥善解决人员超编问题,对新组建机构超编的干部和人员,通过自然减员、多出少进等方式逐步消化;对转隶人员比较多、超编压力大的部门和单位,在规定的过渡期内完成消化。

五要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央明确要求,把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纳入市县区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要牢牢把握政事分开这条主线,全面清理规范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能转职能的不转机构,确需转机构的综合设置,确保行政职能由行政机构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由事业单位承担,并对职责任务相同相近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应放大。

六要切实强化组织保障。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地推动工作落实。各县区和各涉改部门单位要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重大事项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上手。要严格执行机构改革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加强沟通衔接,主动请示报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舆论,注重人文关怀,确保机构改革工作如期圆满完成。

经济工作会议发言稿 第4篇

xx区将深刻领会把握中央及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开放创新主阵地”为主攻方向,努力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培育新动能,实现新跨越,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xx区将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合理摆布产业发展区、商业商贸区、配套居住区,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强化项目引进和建设,力争全年引进投资x万元以上签约落地产业项目120个,引进楼宇税源项目1000个,推进175个市级重点项目落地转化和开复工建设;着力提升产业效益,确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民用航空、健康医疗、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产值保持快速增长。加快京东商城“亚洲1号”二期、敦煌网沈阳丝路跨境电商服务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率先达到千亿元规模。

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上,xx区将立足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搭建创业孵化、研发众包、数据共享、营销服务、资本运作等平台,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50家、瞪羚企业达到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x家,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突破重大核心技术,确保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4%以上;围绕主导产业广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再创办一批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孵化育成、人才集聚和培养等四大功能为一体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力争3年时间高新区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0家以上,支持或新建x个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中心;积极对接落实国家“支持东北地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试点”工作,打造高科技成果博览交易平台,加速推进高新技术成果及时转化落地;致力科技与金融深度结合,完善种子基金等科技金融扶持体系,扶持科技型成长性企业,帮助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创新创业支持;高标准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升级版双创载体,加快全球创业者学院孵化基地、百度众创空间等创业基地建设运营,掀起创新创业热潮。

在人才强区战略实施上,xx区将从高新技术产业着眼凝聚人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着力培养引进一批高端型人才、领军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吸引扶持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的创业团队及项目落户,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探索推行人才绿卡制度,发挥人才专项资金作用,奖励优秀专家、企业高管团队及科技骨干,为人才提供更加灵活宽松的政策待遇;倾力提升和优化人才服务,加快推进人才公寓、科学家社区建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交流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人才工作,为人才提供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出入境等综合服务。

在开放合作水平提高上,xx区将依托自贸区沈阳片区、综合保税区新B区建设,放大临空、临铁优势,搭建中日、中欧项目合作平台,同时加强经贸交流、金融服务等平台建设,组织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进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以北京、江浙等地区为重点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项目,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健康医疗、金融保险、现代服务业等开展国际合作。发挥作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自贸区沈阳片区主要承载区的聚合、辐射作用,进一步主动与沈抚新区、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相邻区县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

经济工作会议发言稿 第5篇

实现20XX年预期目标,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鼓作气夺取冲刺之年的根本性胜利。一要锁定目标攻坚。既不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务川、道真脱贫摘帽,正安达到国家第三方评估退出标准,45个贫困村出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以内。已脱贫退出的县(市)要坚持摘帽不摘责任、脱贫不脱政策,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非贫困县要着力减轻“插花型”“点状式”贫困,持续抓好“城市解困·和弦行动”。二要抓实关键攻坚。用好用活用足绿色产业扶贫发展基金和其他产业扶贫资金,围绕“一长两短”,按照研究新品种、引进新技术、采用新模式、形成新产业、实现高效益“四新一高”的要求,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防控无序竞争、稳定产销关系、延伸产业链条、降低产业风险,提升贫困群众在产业链和利益链上的份额。要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加强后续扶持,稳住已搬群众,完成既定搬迁,抓好旧房拆除和复垦复绿,实现户均1人以上稳定就业。要落实好贫困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确保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住院合规报销比例保持在90%以上。要提高农村公路和安全饮水设施后续管护水平,发挥长远效益。要持续提高农村通讯质量,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贫困村通动力电步伐。三要聚合力量攻坚。致力扶智扶志,深化道德扶贫、法治扶贫、文化扶贫、技能培训,增强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抓好干部驻村、企业帮村、结对帮扶、驻县督导等工作,确保各级干部尽锐出战。主动对接落实上海对口帮扶,深化产业、就业等各方面合作,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区。

第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坚持铁腕治污,坚决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已整改的要“回头看”,建机制,防反弹;正在整改的要再加快,强措施,见成效;抓住督察整改机遇,举一反三,守牢底线。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加强工业“三废”监控,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确保节能减排降碳等目标控制在省调控范围内。持续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建成东部城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善城乡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成垃圾中转站18个,中心城区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加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新建农村公厕590座,新(改、扩)建旅游公厕100座。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持续推进“治污治水·洁净家园”攻坚行动,纵深推进“河长制”,加强湘江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保护,确保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以上。认真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

第三,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要全力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的要求,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细化债务结构,健全“借用还”和“权责利”相统一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和问责,确保政府性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坚决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通过重组一批、审减一批、处置一批、整合一批、停建一批、预算偿还一批、债转股一批,有效减少债务总量,稳步降低政府综合债务率。要抓住中央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机遇,包装好适合发专项债券的项目,正确处理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要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激活社会投资。四大集团要在防控风险、化解债务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各级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有保有控、从严从紧的要求,合理调整预算支出结构,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领域支出力度。抓好财政资金绩效评估,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二要全力防控金融风险。持续开展非法集资、交易场所和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遏制和打击跟风违约、恶意逃避债务等行为,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三要全力防控安全生产风险。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制,排查治理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四要全力防控社会稳定风险。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加大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建立完善多元化解机制。

第四,强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要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抓大不放小、抓轻不放重、抓强不放弱、喜新不厌旧”,聚力发展“七大主导产业”,奋力打响遵义工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朝西部现代工业强市目标迈进。抓好“双千工程”,推进“双轮驱动”,推动“两化融合”,促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根深叶更茂”。加快装备制造、能矿、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中航电梯、贵州钢绳、遵义钛厂等企业“退城进园”,加快汇川、播州、新蒲、绥阳等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一批“数字车间”和“智慧工厂”。全力扩大工业投资,依托资源,依托产业,抓大项目,引大企业,开工建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盯紧盯牢务川氧化铝、正安页岩气、董酒厂2万吨技改等重大产业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尽快发挥效益。对现阶段规模不大,但成长性好的“靓仔企业”,要大力扶持,推动大企业顶天立地、创造税收,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解决就业。对奔着优惠来,吃完优惠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企业,坚决不能再引进。

二要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三区三中心”建设,引领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社会服务体系。力争引进金融企业3家,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上市企业,鼓励新兴金融业态发展,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大数据技术在政商民领域的应用,培育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建成一批融合示范项目,带动一批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加快黔北物流新城等大宗物流项目建设,建成投用黔北快递物流园,持续完善快递物流体系。加快绿地红城、乌江古村落、毛主席住居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文化会展企业入遵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办好茶博会、“十大名酒”展销会等。

三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抓实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深推农业产业革命,推进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建设,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快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增土地流转100万亩,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4家,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遵义茶叶集团作用,引领茶叶全产业链发展,把更多价值链留在遵义。做精农产品包装设计,鼓励企业建立产业联盟,集中力量打造叫得响、卖得好的名优品牌。确保“三品一标”产地面积增至900万亩以上,产品增至1000个以上,生态畜禽、茶叶、竹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达到200亿元以上,农业园区总产值达到210亿元。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第五,紧紧围绕“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加快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建设

一要加快构建遵义都市圈。增强遵义在黔川渝结合部的集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500万人口的城市框架,城镇化率提高到54%。坚持规划引领,遵循道法自然,完善“两图合一”,建设中心城区“控规一张图”管理平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严厉打击“两违”。力争绥阳、湄潭撤县设区,加快推进习水撤县设市。深入实施城市“双修”,推进“增色添绿”工程,启动高铁新城东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老城区路网改造、综合管廊和供排水、环卫、燃气等市政设施建设,建成海绵城市项目14个、城镇一类公厕37座,建设一批城市公园、示范小区、生态景观项目,深入推进成品住宅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仁怀五马、播州龙坪等3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市容环境整治,新增停车位5000个。新开工骨干水源工程10个以上,实现6座水库下闸蓄水,治理病险水库23座。建成500千伏播州八一等一批输变电工程。推进骨干传输网、城域网升级改造及5G试验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加快建设“一枢纽”。加快昭黔、瓮马、遵泸铁路和遵义动车所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启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金仁桐、桐新高速公路,加快余遵、湄石、重遵扩容、遵仁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乐冷、绥正、习正高速公路和凤新快线建成通车;启动遵义至绥阳、桐梓、仁怀、湄潭四条快速通道建设,加快航新快线、新南快线、武汉路等城市骨干道路建设;改造国省干线公路180公里。加快推进新舟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赤水、播州、正安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启动建设余庆河、芙蓉江等库区航运工程。

三要加快建设“两中心”。加快建设教育科创中心。深入实施教育科创中心三年行动,全力打造西部非省会教育强市,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水平。力争遵义国家级高新区获批,加快推进国家农业高新区申建。与北师大合作建设遵义研究院。加强招才引智、招院引所,整合科技资源,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82%以上。加快建设医疗康养中心。推进医疗与养生、养老、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醉美遵义·康养福地”品牌。启动播州恒大养生谷、洛安江生态康养小镇、金鼎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快湄潭桃花江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汇川康养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枫香温泉小镇、湄潭茶壶景区、海龙屯、云门囤等旅游景区景点,推动赤水大瀑布、习水土城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新增3A级以上景区42个,确保游客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0%、25%,入境过夜游、国内过夜游人数大幅提升,力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首批验收。

四要加快建设“三基地”。加快建设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支持茅台集团尽快形成年产5万千升茅台酒、10万千升系列酒生产规模,推动茅台酒厂中华片区、201厂酱香白酒技改和国台酒业万吨技改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地方白酒企业战略性兼并重组,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抱团降成本、闯市场、塑品牌、提效益,聚力打造“中国酱香白酒产区”地理标志和“中国酱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做大做强做优白酒产业。加快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种植辣椒235万亩,培育职业椒农3万户、辣椒加工龙头企业40家,实现辣椒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组建遵义辣椒集团,加快升级改造中国辣椒城,实现干椒交易40万吨。常态发布中国遵义辣椒指数,加快实现“中国辣椒、遵义定价、全球销售”。高标准、高质量办好辣博会。加快建设全国著名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组建遵义红色文化专家团队,形成一批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加快播州长征园等一批红色文化项目建设,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申报挂牌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不断提升遵义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第六,不断深化新时代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机构高效运转,全面提升行政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市政务服务中心“一门进、并联审、限时办、一窗结”,建立政务服务共享云平台,加快形成“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营商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办事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持续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三变”等综合改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二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交流合作。深化渝遵、沪遵合作。力争新舟机场正式航空口岸获批;加强机场航线培育,旅客吞吐量实现360万人次以上。提升遵义国开区、综保区、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开放平台发展水平。加强项目包装策划,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协调机制,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三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地方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要“优服务、降成本”。前不久,市长们到全国各地推介“遵义十大名酒”,我们以市政府的信用为有信誉、质量好的企业“背书”“站台”,支持他们发展,效果很好,消费者连说“三个没想到”:没想到茅台酒是遵义的!没想到遵义有这么多好酒!没想到遵义的酒这么好喝!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六大专项行动”,认真倾听企业呼声,改变随口说“不行”的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多想“怎么行”、多做“贴心事”,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坚持“放水养鱼”,放手让企业发展,大胆让企业成长。空置的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要采取低租金、零租金等方式吸引民营企业入园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园区。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吃拿卡要、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人和事,坚决查处、绝不姑息。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以上

第七,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要抓好就业第一民生工程。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稳就业的各项部署,以易地搬迁群众、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退伍复员军人等为重点,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创业支持政策,以创业促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二要推动教育公平优质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尽快消除城镇大班额,新(改、扩)建中心城区学校21所。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改、扩)建镇村幼儿园100所。巩固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完成80个全面改薄项目。推进高中教育提质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式发展。稳步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行动计划。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三要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加快医共体建设,提高县域内就诊率。推进“百院大战”和三甲医院创建,建成市中医院新蒲院区、市妇女儿童医院、遵义医科大二附院、市公共卫生中心。完善和巩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医,引进一批优质民办医疗机构。完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四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升遵义大剧院、文化馆、美术馆运营服务水平,推出一批文艺创作和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五要夯实社会保障。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并轨,将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到城市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每人每月提高到93元。启动桃溪寺民政福利基地易地迁建,建设40个日间照料中心。抓好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社会救助等工作。

春节临近,各项工作繁杂。各级各部门要抓好手中任务,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做好今冬明春农业生产,确保一季度“开门红”。要牵挂困难群众,深入基层一线走访慰问,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温暖。要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社会治安、农民工工资清欠,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让全市人民过上欢乐、祥和的节日。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清形势、鼓足干劲,以更强的毅力克难攻坚,以更大的勇气革故鼎新,以更实的作风干事创业,为建设“一地一市”而努力奋斗!

《经济工作会议发言稿(实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