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文书合同>江湖儿女观后感(实用13篇)

江湖儿女观后感(实用13篇)

时间:2023-01-05 17:40:51 其他文书合同 我要投稿

本文为大家分享江湖儿女观后感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1篇

科长的电影我都看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三峡好人》,三峡好人有明显的科长风格,但多了情义在里面,人物也有血有肉了。表弟(韩三明)变得超级可爱,一下子变得鲜活有个性了,而不再是一个符号了。有人说科长的电影跟侯孝贤的电影类似,就是没有特写镜头,里面的人物似乎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阶层或者一个现象,人物本身是没个性的,但是三峡好人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因为加了情义在里面。情义是江湖的最显著的特点。

江湖在三峡好人里已经出现过,接下来的《天注定》是一个更纯粹的暗黑江湖。看《江湖儿女》,也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科长的电影,还是有点享受的,那种慢慢的节奏,接地气的画面,声音突然变得重要起来,这是看影碟感受不到的。

这个江湖不是港台电影里的江湖,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江湖,就是咱们实实在在的发生在身边的江湖,生活在小镇的70,80后小时候应该都接触过这种江湖,身边的江湖人物传说,记得上小学初中,村跟村的结帮拉伙,打群架,似乎每一个开个店做生意的都跟江湖有关,最起码要跟江湖人打招呼,这就是早期生意的原罪。那个年代小镇上村子里,讲规矩,江湖管的多,很多人不敢做生意,是因为不敢去招惹江湖人。

这个现实江湖就像电影展现的,拿把枪去撑门面,吓唬人,而不是真正用来杀人,打架也是很少动刀子,棍棒为主。声势很大,场面很足,规矩要有,只有愣头青的小孩子学着电影里下重手,没规矩,但是远没有电影和小说里江湖那种腥风血雨。

从电影里看,似乎开始斌哥是江湖人,巧巧不是江湖人,后来反转了,斌哥不在江湖了,即使坐轮椅也不是被人砍的,而是喝酒喝中风的,巧巧进入了江湖。其实斌哥依然是江湖人,最后偏瘫依然瘸着“走啦”,没带走一分钱;赌桌上输了,依然讲面子,讲规矩。出狱后选择离开,是想有一天风光回来,让女人顶罪本身就不算个爷们,面子上过不去。江湖人脖子要硬,不能低头,可以丢情义,不能丢面子。斌哥的江湖人讲面子,不讲情义,讲情义的反而是不在江湖的巧巧,为情顶罪,为义收留偏瘫后的斌哥。这样看来似乎巧巧才是传说中的江湖人,斌哥似乎是个爱面子的假江湖,这个时候江湖人又是模糊的。

如果大家有机会阅读这两本书《江湖丛谈》,《乡土中国》,更理解中国社会的特点,可能全世界都一样,有法内之地,也有法外之地共生,但是中国的江湖似乎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古代郡县以下都是乡绅管理,郡县以上是庙堂之高,郡县以下就是江湖之远了。具体到人有时候很难说你是庙堂之人还是江湖之人,因为中国人没有高在庙堂的世袭贵族,每个人追溯都来自农村,有乡土的根,一代穷一代富,一代在朝堂一代在市井,皇帝轮流做,今天到你家,所以既有孔孟礼仪,也有江湖规矩,在人们的风俗习惯,待人接物中两者混合兼有,文化传播听评书,相声曲艺,这些过去都是江湖人的行当,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不自然的会带出江湖的价值观。几千年江湖还在,因为在演变过程中有共通人性的普世价值,以后也依然会继续有。

总结一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每个人都是江湖人,不管你在不在江湖里。有的是面子里的江湖,有的是里子里的江湖。易中天老师归纳过三点中国逻辑: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这些是乡土中国的人情世故,讲情不讲理,乡土中国就是江湖中国诞生的土壤。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2篇

看完电影《暖春》,女主人公小花的故事打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暖春》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女主人公小花两岁时便失去了父母,由于无法忍受后爹后娘的虐-待,7岁时她逃了出来,被一位好心的爷爷收留,却遭到了这家叔叔婶娘的反对。后来小花上学了,在班上她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她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化了叔叔婶娘。小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为了报答乡亲们,毕业后小花又回到了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看看小花,想想自己。在家里,小花尊敬长辈,有时她还自己做饭、打扫卫生,一个8岁的小女孩,几乎什么都会做。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学习上怕苦怕累,生活上讲吃讲穿,铺张浪费,得不到东西时还常常跟爸爸妈妈生气,甚至还狡辩。和小花相比,我感到多么的惭愧呀。虽然我的条件好,但没有她的学习干劲足,没有她的生活能力强。

小花学业有成,本可以留在繁华的都市,可是她放弃了,毅然回到了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因为她没有忘记那里的父老乡亲,是那里的乡亲们抚养她长大,供她上学,才有了成绩。她要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村里的孩子们,让孩子们一个个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她的这种赤子之心是多么的鼓舞人心啊!

人生的道路崎岖漫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向小花学习,以她为榜样,面对困难不低头,从小艰苦朴素,学好本领。而且,我还要把平时积攒起来的零花钱,捐给那些贫困山区读不起书的同学们;把自己穿小的衣服、不用的物品和看过的书整理出来,送给山里的小伙伴们。让他们感到,同在一片蓝天下,有时刻关心他们的兄弟姐妹!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3篇

贾樟柯,导演,山西汾阳人,一直在拍电影,电影的女主角一直是他老婆,赵涛。

这不,贾导最新电影《江湖儿女》最近上映,中秋放假的我,今天下午刚刚看完。

一句话观感:值得一看,但大部分人可能并不喜欢。

贾导的电影虽大多聚焦于中国时代变迁,描绘时光之下流逝着的一些东西,但却一点也不宏大。因为他电影中的人物全部来自一些边缘群体:混社会的,下煤矿的,经营加油站的,因三峡蓄水而移居他乡的,等等。连最大牌的煤老板,也是老板中的边缘人群。

怎么说呢,贾导电影中的人物给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觉,可又明显不像是身边具体的某个人。换句话讲,真实到你会挑毛病,说现实中并不是这样。哈哈,所有的电影人物都经过了艺术化处理,贾导电影下的人物也不例外,只是这种处理没能或者说也不想制造一种距离感。

问题就在这里,大多数人看电影时图的就是一个距离感,经历一场幻梦,无论是喜是悲,都能放空心境,进而舒缓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压力。无论是艺术片还是动作片,大抵不过如此。

但看这位一直用他老婆做女主角的贾导的电影,你逃脱不了现实。相反地,你会以一个现实观察者的身份,重新经历另一种现实,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你经历过的,你没经历过却听说过的,你没听说过却设想过的,等等。总之,那是一种特别现实的感觉,现实到你会质疑其合理性。

所以,如果你喜欢遭罪,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之外,依旧愿意经历某种近乎真实的另一重现实的话,那我会建议你去电影院看看这部《江湖儿女》。

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看完了无甚大感觉,无非是快速经历了一下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没有多什么,也没有少什么,但会隐约觉得有种不一样的东西,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至于具体是什么东西,当然是说不清,道不明,含混不清,只能等待时光的验证。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4篇

倔强,敢爱敢恨。赵涛演活了赵巧巧。

巧巧无论是举枪朝天空开响,还是拿茶壶砸向老贾。都带着女人难得少有的果敢和不顾一切。这一点连江湖大哥的斌斌也做不到。如此一对比,男人显得那么畏缩,而巧巧却充满了侠胆豪情。她就是一代女侠。

她爱着斌斌时,她说她不喜欢江湖。

她一个人时,她自诩江湖中人。于她——江湖,就是一个义气。她配得上义气两个字。

赵涛,一个出色优秀的演员。不是大众审美眼里的美女。但是她把巧巧的美演到极致,超越了世俗的美。我忘记了赵涛是谁,我的眼里只有巧巧。爱情消逝的时候,她眉间的爱和恨,怨和释然,那种变化和层次,令人过目不忘,感同身受。你可以体会她那种痛,和她一同感受,那种一瞬间万水千山尽逝的感觉。

她可以为爱奋不顾身,可以抽身而出,可以再去投入一段情,发现无果时毅然离开,绝不拖泥带水。天哪,她潇洒的可以令女人爱上她。

旅途中胆小鬼,吹牛皮的陌生男人,给她描绘了一副UFO进入地球的壮景,发现她是一个刑满释放的人时,用行动抛弃了她。她一个人在西部蛮荒的车站,面对茫茫征途的恐惧与无助,令她幻生出一副UFO入境的奇幻景象,我相信那是她的心理变化,那是她独自面对征途的豪言壮语,这个世界残酷,未知,又充满新奇。她要勇敢走下去。

这个世界对于一个刑满释放的女性有多么艰难与无助。导演没有再表现下去。但是透过想象的UFO入境的虚幻景象。导演是在传达巧巧的心境。在边疆,在她一直想去的地方。在无知又困苦的路上。那未知的光芒,在指引她前进的方向。

在她的光芒下,男性变得那么畏缩,懦弱,薄情寡义。

对于巧巧而言,爱,可以有。爱,可以没有。而义永存。

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结尾。江湖之路,有义相伴的巧巧,没有定向。

篇外话:

贾樟柯导演有多么爱自己的妻子?在他的眼里,妻子一定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芳华绝代的女人。导演告诉我们,在她的眼里,自己的妻子是那样遗世独立的美。美到不能复制。

赵涛,中国优秀女演员之一。用灵魂演戏的演员,五官细微的变化,眼角,眉梢,咕哝骂人的嘴型都是戏。

廖凡,把斌哥演得让人鄙视。好厉害的演技。

其他的配角,每一个都出彩。每一处情节都处理合理,又不乏幽默效果。贾樟柯导演在某些情节用幽默的表现方法,表现出某一类人贪婪、愚蠢、可笑而不自知。

中秋节看了一部好电影。为了这样一部电影,加班写个观感,也很幸福。晚安。良片推荐。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5篇

山河仍有故人,江湖已无儿女。

我从贾樟柯导演的这部《江湖儿女》中看到的是江湖已没有儿女。

无论是斌哥还是巧姐,在经历了许多变故之后,已不再年轻,相应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也已不再是儿女。想象着斌哥或者巧姐走在大街上,被人叫做大叔,大爷,大婶,他们也许会觉得恍然如梦。然而,对于新的一代,他们的辉煌,到自己死的那一刻才作数。斌哥在瘫痪之后,穷守江湖礼节,在自己曾经的小弟的儿子眼里,就是一个臭脾气,对自己父亲不敬的废人。他曾经的辉煌和地位,只能靠现在的辉煌和地位维持,如果现在一无所有,那么很残酷,他信奉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人同样回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斌哥再次出走依然会碰壁,因为他的江湖已经不存在了。他错失了山西的拆迁重建,在三峡大坝时代也没有出头。在更加信息化的时代,他看着导航都在发呆。大时代,总会有大潮流,而属于小人物的,只有随波逐流。虽有成功者,但凤毛麟角。斌哥的江湖再大,也敌不过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所以,他再去江湖,已失去江湖身份,成为了时代的边缘人物。

至于巧姐,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她曾经的江湖可能就两个人,甚至她不把自己作为江湖中人。但是造化弄人,她走上了斌哥的路。斌哥说:一个男人出狱没有兄弟接,看着小弟宝马豪车,自己很难平复。但是,他想过巧姐一个女人的处境吗?很显然,他没有。巧姐遇到了小偷,遇见了见色起意的摩的司机,但他遇见最无情的是斌哥。从始至终,这个江湖都是男人的。是不平等的。是残酷的,充满变数的。不知道哪一天,就被人捅死了。江湖上的男人无论怎样,都会留下一个女人。豪富的二勇是如此,挣扎不甘的斌哥如此,入狱的双胞胎,更是如此。

江湖已被时代打散。同是天涯沦落人,更多的不是相逢何必曾相识,而是,那个江湖人好骗,可以捞一笔。徐峥扮演的角色何其多也,在陌生人前吹嘘,自己却不过如此。江湖从来侠客不多,败类不少。所以江湖险恶,退出方可保命。

我们都曾在江湖,遇到无数的人,与这些人中的极小部分,保持亲密。江湖广大,各在东西,以故人称。当我们不得不退出江湖,不再是儿女时,愿那些散落在江河湖海的故人都能衣食无忧,感受温暖。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6篇

江湖儿女,儿女江湖,镜中花、水中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堕落,就会坠入江湖;你奋斗,就能爬到江湖,你不动,就会身陷江湖,故贾科长无奈而又傲娇地说“我们都是江湖儿女”。

贾科长讲了一个凡间的江湖故事,一个不会天上飞,没有手足情,不懂侠之大者的烟火江湖,但真实地令人窒息、绝望到让人失语、无力到使人幻灭的鸡毛江湖。这个江湖,“四海之内皆兄弟”,但转眼间灰飞烟灭,树倒猢狲散;这个江湖,找不到敌人,任何几个小人物都能放倒所谓的老大,老大的牛bi,只是在装bi;这个江湖,每个人都有那么多不堪,却在努力维护自己的脸面,只有“傻瓜”才会豁出去、硬撑着。

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知道的那份道理,但说出来的只是大家能说的那份道理,有些大家都明白的道理科长打死也不说,或许50年100年之后,大家自然会明白。

影片开始,一个车上的幼儿从睡眼朦胧中警醒,睁开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一车烟雾缭绕中表情麻木的乘客,巧巧坐在车尾百无聊赖中打着盹出场;从巧巧出场开始,镜头中的郭斌一时风头无两,江湖声望扶摇直上,片时三分之一处,反转随即出现,郭斌被当街暴打,命悬一线,不知有江湖的巧巧取枪、上膛、下车、鸣枪、举瞄、转身、再鸣枪,动作一气呵成,现场鸦雀无声,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和随后响起的锤击声,声声入耳,锤锤诛心。影片结尾,一个监控摄像头静静地记录着巧巧倚墙而立的模糊身影,任凭巧巧心潮澎湃如重槌砸地,一声沉过一声,却如天地空无一人般寂寥,无人听见,也与旁人无关。除了现在的巧巧,没有人需要知道郭斌又一次出走。

剧中有一个关键角色,来自于曾经一场大火闻名全国的克拉玛依的光头男,说:“我们是宇宙的囚徒”。 贾科长事后补充说:“我们都是江湖儿女”。十八年前似乎有江湖儿,十八年后从满屋子男人堆里巧巧拿壶砸贾头的那一刻起,只有江湖女了。难怪俞敏洪前阵子发表了一段对女人的致敬词,看来这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男人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希望——在女人身上。男人,还是洗洗睡吧。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7篇

前几天,我们看了《暖春》之后,我被《暖春》的小主人公深深的吸引了。

在《暖春》的情节中,主人公小花的身世和遭遇令我所哀伤,她两岁时爸爸、妈妈、奶奶去世了,终于有一家人接受了她,可对她的待遇不同,每天让她做家务(我现在也很少做家务),她九岁就会洗衣、做饭、扫地,每天还要让那家人打。她终于跑出了哪个恶魔般的家,在一个村庄口晕倒了,第二天人们看到了她,没有人要她。这时,一个老人家领了她回家,让她上学。可那老人的儿媳不要她,老人的儿媳生不了娃娃,每次都想把小花送走,可每次都让她爷爷拦住了。小花每次都用事实感动了老人家的儿子和儿媳。最后,哪个村的村长说了那老人家的儿子也是捡的,老人家为了两个人用了一辈子,一辈子未婚未育。

这个电影使我们学校的许多人都哭了,我没哭,因为男儿流血不流累。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8篇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听着这首歌泪流满面,爱可以重来吗?能重来的还是爱吗?看着巧巧坐在奉节小剧院,和唱着这首歌,不觉走进了戏里。男人的心里只有江湖,女人的心里却装着男人和他的江湖与理想。能说女人的胸怀宽广吗?

《江湖儿女》中的巧巧在她的爱情世界里经历了些什么?为了爱跟着斌斌混迹江湖,为了爱替斌斌坐牢五年,为了爱一路从大同到奉节。远镜下,码头上一个个的台阶,追寻的意义终归是辛酸的。经历了‘我们耍一下’的恐惧,经历了身无分文的混吃混喝,经历了千里寻夫却已是他人男友的痛楚……旅店里被逼到如尘埃的卑微,不知道是江湖的脸面重要,还是面前这个为之付出一切的女人重要,我迷惘啦!巧巧坐着火车一路走到新疆她本可以跟着‘山争哥’过普通人的日子,最终她还是无法欺骗自己,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异乡,UFO是她的梦,漫天星斗璀璨夺目多么希望有个外星人可以带着她离开那个痛苦的世界。

镜头进入下一个时代,高楼林立,一个无法自理的男人再次回到起点。第一通电话毫不犹豫地打给了这个女人,多年后的巧巧已经是江湖女人,是义还是爱?义无反顾的把他接回家,各种无微不至的照顾。挂档的那只手被男人紧握,可女人用力抽出来,巧巧不需要这样的感激,要的是愿意跟着她踏踏实实过日子的爱人,影片到了这里矛盾纠结一起涌上心头,女人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不顾一切追寻斌斌的巧巧啦,男人能给她的是什么?不要江湖,而是生活……斌斌再次抛下女人‘走了’去寻找他心中的江湖。男人囚徒于心气,女人囚禁于爱情,一切左不过一句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9篇

贾樟柯是什么?是伪纪录镜头,是抖动的公交车,是20XX年,是监视器;是平滑叙事,是黄扑扑的土,是嵌入平常的变迁和嫌恶,是破碎的无序的寓言式故事碎片。贾樟柯本人是一个异化的青年。

相比《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看起来像是一部臻于成熟的叙事片,它含有贾樟柯的标志元素,却又从讲故事的方式上面对了更广的受众群体。影片前五分钟拍摄的大公共晃荡在土路上,嗪着高原红的小孩面无表情,抱着塑料模特的百货商场柜姐眼中含笑,但镜头一转,在叙事片的结构里,我们看见了克里奥佩屈拉。

贾樟柯喜欢的中国式美人赵涛当然是一个突出代表。头发很黑,很厚,眼梢吊在方脸与刘海的中间,五官扁平,略为坚毅枯糙。贾樟柯给剧中第一次出场的年轻的巧巧赵涛的脸,给她富有弹性的步伐和夹烟的兰花指,给她穿上重磅彩绿刺绣的黑色外套、水蓝波纹喇叭裤和亮粉色纱织开衫,又给她一个“江湖”上说话算数的男朋友。但蝴蝶一样的外表下她处事的方式看似游刃有余却又紧紧卡在一个线制的方框里,让郭斌扔枪,想和他结婚,阻止父亲向矿长抗议,人情往来处理得普通而得体,典型的一颗小鸟依人的中国女人灵魂,处于江湖却又不自觉地想逃离江湖。这个角色的张力完整爆发于后期,像每一个典型的从属于正面的东方角色一样,她需要压力才能解锁一切。所以导演为她设置的压力就忽然像海浪一样层层叠叠地来了,在她捻着雪茄向男人撒娇要去呼和浩特的时候。

整个故事就从这天晚上的枪响开始走向荒诞。这里的一声枪响在我的脑海里唤醒了沉睡的契诃夫,巧巧的男人在火山旁教她放枪,没人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但枪在巧巧手里,这天晚上救了这个男人的命。

电影里对狱中的五年时光描绘得点到即止,大雪下灰色的房子和蓝色的囚服,暖水瓶,巧巧失去弹性的拖拽的步伐。每个观众都会自动对这五年的巧巧进行想象,刚得到一些碎片的时候,巧巧出狱了,这就是贾樟柯的电影节奏,留给你很多碎片,不管是看到的,还是想到的。

出狱的巧巧穿着黄色圆领女式衬衫,背着灰色双肩包,面庞倦怠,双肩微驼,枯黑的头发用黑色头花梳在颈后,语调柔和,混入码头的人群就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她被偷了钱,还是跑了很远去找郭斌,像一棵奇怪的藤蔓一样,被剪断,又伸展,又被剪断,继续伸展。当她经历诈骗、被骚扰,终于见到郭斌,她提出要和郭斌回家,被郭斌拒绝。巧巧长得不一样了,但观众恍惚还觉得她是原来的那个巧巧;郭斌还是那一身西服,却说自己不再是郭斌了。爱情在这里死亡。

我们在这里终于可以看一眼电影题目,《江湖儿女》,拆成江湖和儿女,江湖是导演(编剧)叙事的重点,而儿女情长,居然在电影三分之二的地方,就彻底死亡了。我们得铭记码头这个场景,从这里开始这部电影变得纯粹,只讲《江湖》。再废话一句,我昨天看见有影评人说巧巧是一个痴情的角色,从电影开头痴情到结尾,收留郭斌也是因为爱情。我是拒绝的,这个观点小家子气得简直不如一条苍蝇腿,过分低估了这个角色。

回大同的火车上,巧巧遇到了克拉玛依的小卖部,他用UFO唤起了巧巧心中仅存的一点浪漫,但茶水间一吻,这个女英雄忽然就垃圾一样扔掉了对爱情的幻想。下了火车,漫天极光绚丽无匹,却也绝望无匹,成为这个女人最后对年轻与诗性的缅怀。

我们再看到的,就是一个“老板娘”。她躺着卷发,涂着黑色的指甲,仍然每天给关二爷上三只香。她接纳中风的坐在轮椅上的郭斌,带他针灸,她用白色茶壶敲碎在讥笑郭斌的人的脑袋上,却再也不会无条件地纵容和爱他。当郭斌像疯子一样掀桌子的时候,巧巧痛骂他,但郭斌发来自己满头银针的照片,她像一个母亲一样笑。她最终抛弃郭斌和自己的过去摇身变成了“江湖”,有江湖的胸怀,守着江湖的规矩,并在最终用一个侧影在监视器的模糊屏幕上说出了江湖的落寞。

这个故事表面上其实不算跌宕起伏,但穿插着很多精彩的碎片。如往常一样,贾樟柯致敬时代的习惯带来了电影中对山西大同城改和三峡建坝移民广东这两个大场景的细节描绘。巧巧遇到的很多人和故事也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气味。从影片最一开始郭斌手底下两个“兄弟”之间欠钱不还,就非常恶趣味地在整个影片世界观的柴火堆里玩了一手釜底抽薪,暗示江湖规矩最不牢靠。而二爷葬礼,在土路上风衣一脱,踩着高跟鞋跳国标的马老师,那种洋土结合,藐视文化,像一个打满奶油的馍,严肃中充满油腻,这是我觉得最够味道的一个讽刺桥段。后段巧巧归来,经历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对立,在三峡的船上用四川口音说出祈祷词后食用素盒饭的女人偷走了她所有的钱财,又在汽车站被人围殴,巧巧救下她,转眼就冲她尖叫,这个女人的两副面孔揭穿得明晰却太过粗暴,但作为一个边缘人物这样刻画可以说无可厚非。而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对立则表现得丰满带着猥琐:衣冠楚楚却智商堪忧的成功人士因为养情人心甘情愿被巧巧诈骗,穿着迷彩服也智商堪忧的摩的司机则摆出一副“我弱我有理”的嘴脸正大光明进行性骚扰。后期中风坐着轮椅的郭斌也被处理成了一个滑稽的脸谱角色,他大势已去,却因为摆惯了架子在吃饭时掀桌子被巧巧责骂,打牌时抬杠被过去的手下恶心,看得人哀其不幸却又心下暗爽,酸涩辛辣,五味皆全,不由大呼过瘾。

而贾樟柯仍然在这部电影中充分植入了贾樟柯式的诗化。除了遥远瑰丽的克拉玛依和充分带出绝望情绪的极光场景,还有一组点睛的对比镜头。郭斌仍风光时,他和巧巧在舞厅跳YMCA,镜头充满赛博朋克的色彩,基本全部由荧光和跳动的圆弧组成,华丽而抽离,帮助观众跳脱地审视二爷这个角色,从而减弱死亡对于电影大主题的情绪影响。而火山是另一个极端的电影语言,茂密而纤弱的淡白绿色草一丛一丛蓬松地堆砌在死火山前,无论是郭斌教巧巧学枪,还是巧巧带郭斌练走,这座火山前两个人的心是最为简单无瑕的,在复杂的暗流汹涌的江湖里,这是一个平行空间一样的独立存在,储存他们需要的所有安宁和平和。《江湖儿女》的英文题目叫做Ash Is The Purest White,而巧巧在火山前对郭斌发问,恰恰是“这火山灰是不是最干净的?”郭斌答不上来,因为郭斌是混沌的,巧巧自己答了,“这火山灰经历了最高温的消毒,一定是最干净的。”Ash is the purest

最后,致敬叶倩文的《浅醉一生》。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10篇

一直喜欢贾樟柯的电影,没有原因的,无比痴迷的。

提前买好了《江湖儿女》的票,算是第一批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整场下来,只有一个感触,贾科长还是那个贾科长。

电影内容不想赘述,但对于“江湖”的思考,自打电影院出来就没断过。

什么是江湖?是《武林外传》里郭芙蓉心心念念的那个地方?但后来白展堂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我们总要活在现实里,回到专属于你我的这个年代。

做大哥,呼风唤雨。做小弟,鞍前马后。一下高低立见。

江湖的情义,不肉麻却感天动地,不矫情,却愿让人生死相依。《江湖儿女》中,斌哥作为曾经一帮兄弟的大哥,如今却瘫痪无用,巧巧依然愿意收留照顾这个抛弃自己的男人,即便自己还为他坐了五年的牢。

就像巧巧所说:“对你无情了,也就不恨了。”

是了,无情还愿照顾,可不就是江湖儿女的义吗?但谁能想到,斌哥口里的江湖情义,确是被巧巧这样一个弱女子给担负起来了。

“江湖”二字,骨子里自是有情有义,有情时重情,无情时讲义,没有此生不复相见,只有此生不负遇见。

女人少有始乱终弃,女人的江湖,也是坦荡磊落,风雨飘摇中更显美好。

江湖儿女,不能落井下石,不能始乱终弃。所以斌哥后来再不提自己融入血液的“江湖”二字,因为他抛弃了爱他如命的巧巧,因为这许多年的人世沉浮,他已忘却了江湖。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斌哥也罢,巧巧也罢,不过是乱世中被裹挟的最不起眼的微小人物。但他们曾经看重的,后来失去的,现在找回的,都是尊严与情义。

“江湖义气少,儿女情长多。”正因为这世界足够不完美,我们才要更用力的活,用情用义让本就冷漠的人心,足够温暖,甚至火热。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11篇

没记错的话,贾科长是70后,作为80和90后两者夹缝里的我,乘着中秋的乏困,居然精神饱满的看了《江湖儿女》,居然非居然,期待之久,仰慕之实等诸多因素,豪言要写点东西,当然自知之明未必时刻都要,所以就抛掉顾虑,大言不惭的吹嘘遛马一番。

观后有感就不得不说说贾科长的江湖,从《小武》到《江湖儿女》,科长的江湖都都发生在养育自己梦启的大地上,这种江湖他通过电影做了客观的展示与批判。

生而为人就是江湖,各个层面,各个群体都有各自的江湖。假如说《小武》到《天注定》是批判式的江湖,那么《山河故人》、《江湖儿女》就是发问式的江湖。

电影里郭斌问巧巧:“你恨不恨我?”巧巧说:“对你无情了,也就不恨了。”郭斌:“无情?那你作甚收留我?”巧巧:“江湖上不就讲究个义字嘛,你已经不是江湖上的人了,你不懂。”

故事其实就是郭斌的江湖巧巧一直跟随,但那时候巧巧不是江湖上的人,郭斌身在江湖似乎又在江湖里游荡,这其实就是我们身而为人的江湖,这种江湖随着时代变迁,也让形色众生演绎着变化。

可这种“演绎”转眼就是大半生,《江湖儿女》是郭斌带巧巧入江湖,从此便再不离开。可是郭斌走了,便走了。也许是巧巧不懂郭斌,也许江湖不懂郭斌,但江湖懂巧巧。或者说巧巧因郭斌懂了江湖。

江湖里可惜没有如果,但是我愿意让他有:如果是我,一定也会走郭斌的路。男人的“无情”现实里可能就是:我放下过爱情,只留一句结尾的“走了”。剩下的半生还需寻找男人江湖里的天地,义字当头,最伟大也最可怜。

前面提到了发问的江湖,可以简单的称作试探的关注,贾科长不是救世主,电影本生也不具备救世主的属性,固然贾科长作为一直坚守这份关于形色众生的江湖窥探,他的意义足以支撑华语电影一席之地。

《江湖儿女》给贾科长打一波call。最后的结局可以慢慢嚼,巧巧梳妆台上拾掇着闯江湖的门面,手机里传来了郭斌江湖的“走了”。直接、粗暴、同时伴有男人阳刚的霸气,那一刻巧巧的江湖只是被探头里的画面俯视的模糊不清,江湖那一刻似乎只是周围能被探头窥视到的残局。那个为了江湖搭上了半生的身影靠在了墙上,此时画面定格,留给了我们发问和思考的江湖。

这样的定格让我忘记了儿女情长的思考,也许作为男性的自私亦或自尊。反过头我们再来嚼里面的人物,关二爷是江湖里膜拜的神,二哥、大学生、小年轻、摩的司机、龙队(也许有误)、只有小卖部的个体户(徐峥),成功人士(张译)等,他们看似互不联系,却皆因江湖闭环式的连在一起,少了谁都似乎像山西人吃面缺了陈醋一般。

山河阻隔故人,一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江湖绑架了儿女,情长在江湖里只是走了。也许一切都是天注定,在这个只在乎黄金的江湖,任逍遥一把实属人在霾途,海上传奇的世界,方向在东,三代厂花诠释二十四城记,用衣服串联了无用。贾科长的江湖还在续写,在清朝的期待,语路岂能满足!

江湖儿女依旧,贾科长的电影江湖依旧,生而为人就是江湖,大家都各自充当着“囚徒”的角色而已,不高不低,嚼的刚刚好。

《江湖儿女》给贾科长再打一波call。贾樟柯我有酒,约一下肝胆相照,说不定一种懵懂的电影江湖梦就会被催生。愿我们这些江湖里的“囚徒”各自安好。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12篇

十月,秋,逝去的岁月,遗落下了淡淡的痕迹,落叶久违地和泥土作了个亲密接触,以它凄美的姿态作别朝夕相伴的枝桠。我想,叶落的那一刻,是否会感到一丝不舍?坠落的一瞬间,是否会感到一丝疼痛?突然间,一声嘶哑打破了季节的空落:究竟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

每天给自己希望,试着不为明天烦恼,可时间的流逝渐渐地在人们的容颜上暴露,在人们的头发上滚动,多少个今日变成了曾经。记忆散落了一地,黄花落叶是写不尽的诗意,驻足观望,那一片空旷的稻田,还有谁在守望。曾经的我们约定,一起去探寻未来。可多年下来,身边的人还是陌生人,当日那个在田野上对天呐喊的少男少女,今日已不见了踪影。面对的不再是熟悉的面孔,昔日的约定被遗落在了时间的跑道上。

偶尔累了,我也会停下来,带着梦呓般地呢喃,回忆着昨夜属于我的那一场美梦。千帆过尽,曾是少年却不再年少,唯一期待的只是眼角的泪已被擦拭。我们都需要一颗平常的心,坦然地面对失去的昨天,因为未来还等着我们。

我知道人们渴望未来,迫需一次成功洗涤这一路上的疲劳与沧桑。故而盲目地赶路,冒着烈日,趁着星夜,不顾一切地向前跑,从而错过了很多人,错过了很多事。其实,别着急赶路,去感受路,风景就在路上。因为我独自流浪在外面,最近一年多来一直如此,我在孤独中写作。但这些天来,我逐渐意识到这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如果一个人确定选择了孤独,那一定是有某种目的的,而非仅仅是为了寻求自我,探求个性。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选择,我有了更多创作的灵感,不时会回忆过往,思考人生。在追梦的路上,或许注定是孤独的,所以我时常在想,究竟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

哦生活!有太多的事同时发生,而我没有时间去整理。久而久之,我便开始忧虑重重,而这些事的记忆慢慢地堆积起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有一天,我去湿漉漉的校道散步,一直来到操场的观众席最高一层伫立着,观察着雨后的世界,然后回到牢房似的宿舍中,看着室友,有的打游戏,有的睡觉,我感觉我不能这样过下去。在这种悲伤的孤独中,我决定写作,把自己的过往种.种记下来。因为我知道,这或许是有意义的,而我也从未如此狂热。与其浑浑噩噩中死去,不如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我知道,在到达终点之前,这也许会是一次不错的经历。

所谓的成长,不就是每一天都经历不同的事,从每一件事中更成熟稳重一点吗?人生有多残酷,你就该有多坚强。我们谁也无法预知这一路上的灾难祸福, 谁也不知道自己最后会活成什么样子,只知道前进,前进,不让一滴泪落在心上。也许那年你蹒跚的模样,正是你最成功的时候,我们期待着,我们努力着,只为一个不错的结局。

过去的痛都是为了未来的乐,过去的悲都是为了未来的喜,当人们选择踏上征程的时候,他们就已明白。而成长只有有了挫折作伴,成功人才不会感到孤独。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无尽的心酸,又有谁不是趟着血,扛着风,砥砺而行呢?而上天向来是公平的,这些人注定会成为自己的英雄。

究竟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我实在无法得出结论,即使勉为其力的给出答案,也总觉得不得精髓。或许自己认为可以,就可以吧,毕竟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但我还是希望,在这之前,我们都能好好的拼搏一回,不让余生后悔曾经。

自从我决定我要以此为目标的那一天起,我便把自己交给了红尘。我不知道我会经历什么恐怖的事情,也不知道我会得到什么意外的惊喜,可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就勇敢地前进吧。

希望,当曾经的梦想尘埃落定时,不要再问这个终点,是否可以微笑,因为我曾真真切切地为之付出过。为你,我不愿回头,看一世的繁华;为你,我宁愿在熙攘的人群中孤独了自己;为你,我宁愿在霓虹灯下寂寞了自己。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终点可以配得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但这一路的经历是我人生最真实的回忆,最富有的财富。

下个十月,我也希望将我奋斗的故事留下淡淡的痕迹,愿此生不悔。

江湖儿女观后感 第13篇

今天下午面试完时间是三点多,索性直接就去电影院看了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依然还是贾樟柯的套路,符号化式的老歌还有刻意的时代变迁和道具连接,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是我觉得这片子挺好。

电影是讲故事的,故事的好坏决定了电影的质量,而导演只是故事的讲述者,而演员则更像是导演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所刻画的形象,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本身是真是假,但是从演员的身上我看见了很多的性格或者说是人格。讲述的方式有很多,这就是拍摄的手法,或者说是最后的镜头感,我认识很多专业的人士,他们跟我讲过很多专业的知识,但是这些对我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要紧,对我而言电影的好坏只在于故事本身讲述的是否清楚,而至于故事的背后有什么,与电影本身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好电影,说的只是故事好,而电影好则是故事之后给人的印象好,所以我觉得这片子,挺好。

所有人都知道,人是会变的。但是有的人说是时间改变了一切,有的人说是事情改变了一起,甚至还有的人说是因为某个人。所以对我而言电影本身讲的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我能清楚地看到人的改变,而这就是一个电影需要人们去思考的问题。就像是动画片的套路一样,被坏人打败,然后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或者改变现状,这就是电影,同样也是生活。改变终究是一种好事,不管是妥协也好,反抗也罢,对于生活总的有个态度,有了态度人也就能坚持的走下去了。

江湖从来都不应该有什么目标,有的只是一种需要坚持的底线。古龙说过一句话,我一直很喜欢“看破红尘于堕落风尘,无异。”而这就应该是江湖,江湖待久了也就放下了,除非是放下了很久,不然还真没有什么怀念的必要。年轻人总喜欢候把江湖当生活,后来经历了多了才开始把生活当成江湖。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就是人和人的故事,从做人开始,然后做事,直到成为一个人,没有什么传承,也没有什么传说,有的只是人的生活罢了。

电影是以女性视角展开的,但是这让我看到的却仍然是一个男性的情感变迁。可以说是女主承担的了男性对道义的理想,简单而传统的三段式叙述模式,牛逼,迷茫,然后放下。这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很像,似乎所有江湖中的故事都应该是这样,说的都是求不得和已失去,得到的反而都次要了。我喜欢电影的结尾,简单明了,绝不拖沓,而这也很江湖。不得不说廖凡演的真的很到位,但是几个客串真的毫无必要。

如果你问我这个电影到底讲了啥,就四句话:

《江湖儿女观后感(实用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