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文书合同>伟大的悲剧教案(集锦12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集锦12篇)

时间:2023-06-07 15:40:01 其他文书合同 我要投稿

教案的编制是教职员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教案的编制有助于我们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从而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伟大的悲剧教案,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1篇

教学理念:

找出途径让学生发掘材料,从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全体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材分析:

《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写的是在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的故事。故事较长,情节也较曲折,且用的是第三人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境。文章一方面写了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之展开的搏斗;另一方面,作者也展现了当时牺牲的详情。所以基本上具备小说的三要素:典型情节,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因此又可以把它当作写人的传记小说来读。

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不适应阅读这么长的篇幅,学生可能不适应这么欧化的语言,学生可能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学生可能有不太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在阅读这篇文章比较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太高太难,应尽量简化、浅化,使学生好懂、爱学,并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不然,教师的教学就会很被动。

教学目标:

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为教学重点

以积累、听说、写作等为训练手段

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核心

学法导引:

长文短教,重点突破。

注重发现,重抓积累。

启发诱导,读写并举。

教学过程:

导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伟大的悲剧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斯科特的故事给我们解答这个疑问的。

出发前的准备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像一次充满挑战的探险之旅,希望大家在这次旅程中既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又接受智慧和胆量的考验,出发前,我们需明确此行的要求和任务:首先大家要一鼓作气,振作精神;其次,大家要开动脑筋,解决困难;第三,大家要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希望我们最后都能达到荣誉的顶点,品尝胜利的果实。

沿途发现,做一个细心的收藏家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就像一个旅行家在旅行,要去不断地发现那些有价值的、美好的、印象深刻的东西,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仔细整理珍藏。下面大家读课文,看同学们是不是一个个细心的收藏家。(指导学生分类整理,做成卡片)

下面的词语不应错过

姗姗来迟怏怏不乐白雪皑皑茫茫无际洋洋得意

闷闷不乐念念有词忧心忡忡小心翼翼猎猎作响

迷迷糊糊哆哆嗦嗦踉踉跄跄

坚持不懈风餐露宿精疲力竭疲惫不堪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海市蜃楼畏缩不前鲁莽大胆语无伦次

羸弱癫狂凛冽吞噬销蚀

步履告罄蹒跚遗孀厄运

下面的句子不应忘记。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指导学生去发现、搜集、整理)

挑战困难,做一个勇敢的探险家

既然是探险,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必然会遇到艰险和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艰险的地方,我们越要迎难而上。下面的学习需要大家拿出勇气和智慧,看大家是不是一个个勇敢的探险家。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

同学们在下面互相复述故事。(要讲得热闹)

大家推荐一个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述故事。(要激励)

同学讲述完之后,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话评价故事。(要称赞)

这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这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

这是一个充满着冒险精神的故事。

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故事。

这是一个歌颂失败的英雄的故事。

这是一个歌颂献身精神的故事。

……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获得感知)

文章中有许多感动人心的细节,正是从这些细节,我们发现了探险家高尚伟大的地方,请同学们认真感悟这些地方,且说说他感动你的原因。(要鼓励)

①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见证他们完成的业绩,而斯科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科学家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

②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③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科学家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不能不令人为之泪流满面。

④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不得不令人赞叹。

……

(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细心领悟)

善于创造,做一个优秀的开拓者

人类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对未知世界的追求,我们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发现新鲜的天地,我们的思维还在继续探索许多空白的领域,这就象我们今天的学习一样,都需要我们有一种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所以下面的问题,同学们要大胆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记录下来,你会发现你成了一个优秀的开拓者。

这次探险活动胜利者是阿蒙森,失败者是斯科特,然而茨威格选择作传的却是斯科特,这里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目的?(从中理解题目的含义)

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请以《真心英雄》为题写下你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播放周华健的歌曲《真心英雄》营造氛围。

学生写作。

当堂诵读。

教师评价。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3.学会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5.激起探索未知世界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6.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教法学法】

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放视频录像导入: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近百年来无数探险者在南极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英国人斯科特就是值得我们缅怀的一位探险家。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最好的见证。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吧。

二、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有游历。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28年,结识高尔基。1938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等。

三、整体感知文本

1.跳读课文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来概括)(这时可以给学生出示斯科特等人的行走路线图)。

学生讨论明确:本文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事件。

2.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比如:震撼、钦佩、崇敬等。

3.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和同桌谈论这个问题)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作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悲壮)师:对,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4.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称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历尽艰辛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失败者对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公正无私、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

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为了不拖累同伴,选择了自我牺牲,独自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

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却不哀叹自己遭遇的种种困难。(献身事业)

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

师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伟大的精神实质在于勇于探索、勇于牺牲、团结友爱和挑战自由,这也昭示了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四、课堂小结

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引导我们也能够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

这里,我想再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在我们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名字是: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投影显示)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吧!

生:(齐)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每个人都不免要经历失败的煎熬和痛苦,但无论什么情况下,请记住这句话: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小组内互相复述最令你感动的情节。

2.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请以《真心英雄》为题写下你的认识和感受。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21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鲍尔斯、威尔逊、埃文斯、奥茨

1、勇于探险、为事业献身的精神

2、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3、坚毅、执着

4、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5、无私的爱

【课后反思】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3篇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前准备:

1、分小组搜集南极和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包括南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物种、矿产资源、科学研究,写成解说词,并配上电脑。课件。

2、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南极探险歌曲,使学生进入情境。)

一、预习汇报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你一起层层兵张,酷冷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你想揭开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吗?你想一堵她的卓越风姿吗?那就请快快登上我们的“南极号”极地油轮,跟我们的导游们,一起开始我们神奇的南极之旅吧。

(展示南极风光,南极动物等图片或录像,配上字幕,音乐,导游解说)

第一位导游:各位游客朋友,请往前看,南极大陆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下面现有我给大家介绍有关南极的地理知识: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第二位导游:我来讲南极的自然环境: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

1、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零下89.2度。

2、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

3、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第三位导游:来到南极,拜访这里的主人是不能少的:

先看看企鹅岛上憨态可掬的企鹅。他们早已在伸长脖子在企盼我们的到来。南极有七种企鹅,现有1.2亿只,占世界总数的87%。

南极大陆生物稀少,然而,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南大洋,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将是人们研究南极首先得到的经济效益之一。

师:各位旅客,这次愉快的南极之旅即将结束了,在旅行中我们既饱览了南极风光,还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那么,是谁揭开南极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呢?(勇敢的探险家和科学家)

二、导入

是的,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由此引入本文课题(展示图片引入题目)

三、学习目标(展示)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四、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展示图片,配入风雪交加的背景音乐(倾听雪暴声)

1、概括的谈谈,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展示问题)

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它的队员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2、根据图片概括复述故事情节。(加入音乐)注意环境描写。

(1——3)满怀希望奔向南极无限失望登上归程。(每复述完后打在图片上)

(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埃文思发疯死去。

(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

(11——16)三位英雄集体死亡却不哀叹任何困难。

五、研读课文

1、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题目)

2、我们先从悲处入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那几个方面?(展示斯科特探险队)

生: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

师:从文中的那些地方可看出?“无垠的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师:他们这时是什么心情呢?战栗了。

师:知道自己失败了,成了亚军,斯科特一行人悲伤到了极点(展示失败之悲),但他们还不得不干什么?

生: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

师:体现在哪?(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师:此时,他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展示作证之悲)

生: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

师:为什么牺牲了?(遇到险阻)都面临哪些困难?(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因此,他们斗不过这些归途中的困难,壮烈牺牲了。(死亡之悲)

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谁的观点?(斯科特)作者以及世人们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不是)那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世人之悲)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

生: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师:很好,这就谈到了题目中的伟大二字,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确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3、那么大家就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边朗读边展示画面,加入朗读内容)

一组

代表回答:A我们组认为

第1段:“1912年1月——几乎已经完成。”

第5段:“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表明了斯科特他们对探险事业的深深的热爱。(充满骄傲)

B我补充一下,斯科特他们在回来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当他们与死亡抗争时,当他们一个个牺牲时,没有一个害怕,如:

第11段:“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的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去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第13段:“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有人会从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课。”(低沉有力)

师。总结:这一组同学领会到了他们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现在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刚才谈到的段落句子。

(展示相应的画面及语句配音)

二组

代表回答:我们讨论后发现,文中最感人的是奥次走出帐篷,走向死亡这一节。

第10段:“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区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趟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近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高昂中有着颤抖)

师。总结:奥茨为了同伴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叫集体主义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也需要这种精神,比如大家都生活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就需要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组

代表回答:我们组认为,斯科特他们很诚实,守信用,如果斯科特等人是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销毁阿蒙森留下的痕迹,而取代“世界第一”的资格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毅然决定为阿盟森作证,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他们仍然去做,所以我们认为他很守信用。课文第二段,特别是结尾部分都是写的这种痛苦。

第2段:“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声调低沉,表现一种痛苦)

四组

代表回答:我们组认为斯科特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甚至临死前,奠基的始终是祖国,朋友,而不是自己。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这是一种伟大,课文12段谈到这个问题。

第12段:斯科特海军上校会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中,他才会悲壮的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他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低沉有利)

师总结:同学们从内容和情节的分析中,体会到了悲剧和伟大的精神实质。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4篇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前准备:

1、分小组搜集南极和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包括南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物种、矿产资源、科学研究,写成解说词,并配上电脑。课件。

2、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南极探险歌曲,使学生进入情境。)

一、预习汇报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你一起层层兵张,酷冷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你想揭开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吗?你想一堵她的卓越风姿吗?那就请快快登上我们的“南极号”极地油轮,跟我们的导游们,一起开始我们神奇的南极之旅吧。

(展示南极风光,南极动物等图片或录像,配上字幕,音乐,导游解说)

第一位导游:各位游客朋友,请往前看,南极大陆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下面现有我给大家介绍有关南极的地理知识: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第二位导游:我来讲南极的自然环境: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

1、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零下89.2度。

2、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

3、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第三位导游:来到南极,拜访这里的主人是不能少的:

先看看企鹅岛上憨态可掬的企鹅。他们早已在伸长脖子在企盼我们的到来。南极有七种企鹅,现有1。2亿只,占世界总数的87%。

南极大陆生物稀少,然而,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南大洋,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将是人们研究南极首先得到的经济效益之一。

师:各位旅客,这次愉快的南极之旅即将结束了,在旅行中我们既饱览了南极风光,还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那么,是谁揭开南极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呢?(勇敢的探险家和科学家)

二、导入

是的,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由此引入本文课题(展示图片引入题目)

三、学习目标(展示)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四、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展示图片,配入风雪交加的背景音乐(倾听雪暴声)

1、概括的谈谈,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展示问题)

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它的队员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2、根据图片概括复述故事情节。(加入音乐)注意环境描写。

(1—3)满怀希望奔向南极无限失望登上归程。(每复述完后打在图片上)

(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埃文思发疯死去。

(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

(11—16)三位英雄集体死亡却不哀叹任何困难。

五、研读课文

1、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题目)

2、我们先从悲处入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那几个方面?(展示斯科特探险队)

生: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

师:从文中的那些地方可看出?“无垠的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师:他们这时是什么心情呢?战栗了。

师:知道自己失败了,成了亚军,斯科特一行人悲伤到了极点(展示失败之悲),但他们还不得不干什么?

生: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

师:体现在哪?(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师:此时,他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展示作证之悲)

生: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

师:为什么牺牲了?(遇到险阻)都面临哪些困难?(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因此,他们斗不过这些归途中的困难,壮烈牺牲了。(死亡之悲)

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谁的观点?(斯科特)作者以及世人们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不是)那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世人之悲)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

生: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师:很好,这就谈到了题目中的伟大二字,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确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3、那么大家就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边朗读边展示画面,加入朗读内容)

一组

代表回答:A我们组认为

第1段:“1912年1月——几乎已经完成。”

第5段:“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表明了斯科特他们对探险事业的深深的热爱。(充满骄傲)

B我补充一下,斯科特他们在回来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当他们与死亡抗争时,当他们一个个牺牲时,没有一个害怕,如:

第11段:“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的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去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第13段:“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有人会从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课。”(低沉有力)

师。总结:这一组同学领会到了他们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现在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刚才谈到的段落句子。

(展示相应的画面及语句配音)

二组

代表回答:我们讨论后发现,文中最感人的是奥次走出帐篷,走向死亡这一节。

第10段:“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区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趟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近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高昂中有着颤抖)

师。总结:奥茨为了同伴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叫集体主义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也需要这种精神,比如大家都生活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就需要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组

代表回答:我们组认为,斯科特他们很诚实,守信用,如果斯科特等人是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销毁阿蒙森留下的痕迹,而取代“世界第一”的资格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毅然决定为阿盟森作证,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他们仍然去做,所以我们认为他很守信用。课文第二段,特别是结尾部分都是写的这种痛苦。

第2段:“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声调低沉,表现一种痛苦)

四组

代表回答:我们组认为斯科特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甚至临死前,奠基的始终是祖国,朋友,而不是自己。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这是一种伟大,课文12段谈到这个问题。

第12段:斯科特海军上校会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中,他才会悲壮的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他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低沉有利)

师总结:同学们从内容和情节的分析中,体会到了悲剧和伟大的精神实质。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伟大悲剧”的深刻含义。

2.了解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并品味当中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体味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

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

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

学法指导

1、通过、词典掌握生字生词。

2、在通读的基础上,按照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写的——用什么方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启示的思维顺序,认真思考。

3、阅读作品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对其中的内容等做出适当的评价,感悟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5分钟)

2.层次结构。(3分钟)

本文以时间为序,请填写情节内容:

第一部分(1—3):斯科特一行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

第二部分(4—13):(请概括叙述的三件事)

(4—7)被认为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

(8—10)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

(11—13)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第三部分(14—16):英雄的尸体被找到并安葬,国王悼念他们,他们的事迹传遍世界。

3.填表(5分钟)

时间 地点 人物及事件

12.1.16 白色雪原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12.1.18 南极点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

12.2.17 屠宰场地 埃文斯死去

12.3.2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12.3.21 账篷里 无法离开账篷

12.3.29 账篷里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12.10.29 菅 地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12.11.12 账篷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二、合作探究

1.质疑:悲剧的“悲”体现在哪3个方面?(3分钟)

①死亡之悲:归途中5个队员全部牺牲。

②失败之悲:斯科特比阿蒙森迟1个多月到达南极点。

③作证之悲: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

2.质疑: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体现在哪里?(6分钟)

①坚毅,勇敢,执著,坦然面对死亡,有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牺牲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②诚实守信,有 绅士风度。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而这正是他所热烈追求的事业。

③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

④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爱的真情流露。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3.质疑:本文的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并谈谈你的感受。(5分钟)

细节1: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务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细节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细节3: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4.质疑: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3分钟)

答:“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5.质疑:(1)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5分钟)

答: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2)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答:①五名队员与风雪搏斗的精神值得学习。

②最危险时刻,奥茨主动走向死亡,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

③威尔逊博士在那时还“拖着16公斤重的珍贵岩石样品。

④面对死亡,他们想到的是国家,朋友,亲人,表达了他们对祖国、民族、亲人朋友的热爱。

⑤他们勇敢探索的精神,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总结:(2分钟)

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该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精神的盛宴,去与那伟大的灵魂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练习:(5分钟)

1.从文中找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

人迹罕至________洋洋得意________精疲力竭________闷闷不乐________

2.选词填空。

(1)必需 必须

他们________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________的用品——燃料,他们________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一武器。

(2)储存 贮藏

在他们事先设置好的________点,在那里________着他们的食物。……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________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________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3)寂静 寂寞

在阴森森的一片________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因为只有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________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4)悲惨 悲壮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________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

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中,他才会________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6篇

一、目标定位

1、 速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复述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2、 积累精美字词,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

3、 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开拓创新与团结合作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二、课前预习

字词疏通:

1、生字

茨(cí) 孀(shuāng ) 蜃(shèn) 厄(è)

2、形近字

拽(zhuài)拉 摇曳(yè) 羸(léi)弱 输赢(yíng)

3、解释词语(除课文注释外的)

销蚀:消损腐蚀。

遗孀:死者留下来的妻子。

踉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风餐露宿:形容路途或野味生活的艰苦。餐,吃;宿,睡。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大意疏通:

1、 速读课文,列出记叙的要素,并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时间:1912年 地点:南极点探险返回途中 人物:斯科特、埃文斯、奥茨、威而逊、鲍尔斯 事件:不幸遇难;讲述了1912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5人,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2、 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斯科特探险队与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了——失败之悲;②斯科特要忠实地去履行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这一冷酷无情的职责——作证之悲;③斯科特他们在归途中全部牺牲——死亡之悲;④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是深切的——世人之悲。

三、课中探究

重点讲解:

1、 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扼要概括其大意。

四部分:

一、(1—3)斯科特探险队满怀希望奔向南极,发现他人已先到,无限失望地

登上归程。

二、(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被认为最强壮的埃文思因精神失常而死去。

三、(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便英雄似的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

四、(11—16)三位英雄爬进睡袋,集体死亡,却不哀叹任何困难。他们的事迹传遍世界。

2、斯科特一行探险有何意义?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难点突破:

1、 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既是“悲剧”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

这不矛盾。斯科特之行虽然是一出悲剧,但他们顽强走向困难并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为集体甘愿牺牲个人的精神、接受失败的科学精神、忍受失败的屈辱甘为胜利者作证的胸怀、热爱祖国亲人的人生态度、为集体荣誉而甘于献身的探索精神的意义,是远远大于“失败”这一结局的,而恰是“悲剧”之外的“伟大”体现。这也是作者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书写这悲壮一幕的原因,斯科特等人在悲剧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是人类精神的骄傲,会给后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A、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他们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且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人列最求的”。

B、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气概:他们于归途中和死亡抗争,直至悲壮地倒下仍然无怨无悔。

C、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如奥茨为不拖累同伴而毅然“向死神走去”。

D、无私的爱:如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惦记着别人:朋友、妻小以及祖国和人民。

四、课后巩固

五步点击:

1、 认识一个字: 罄

罄:qìng形容词。尽;空:告罄/罄尽。例:罄竹难书。

2、掌握一个词: 敬畏

敬畏:jìng wèi 既尊敬又害怕。 [近义词]敬佩

辨析:“敬畏”指在钦佩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畏惧。而“敬佩”则只有“钦敬佩服”之意。

3、品味一句话: 一个人虽然在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是文末点明主旨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其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4、揣摩一个点: 感人的细节描写

本文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描写。如:不幸的奥茨要求给他十片精神。也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5、背诵一联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诗选自唐代杜甫的《蜀相》。该尾联承接上联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

1、 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 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叩木?衿分剩?嘌?沤岷献鳌⒂掠谖??木?瘢?妨⒄?访娑允О艿娜松??取?

[重点难点]文章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教学过程 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文章对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理论依据]教学过程 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对话的过程,学生作为文本阅读的主体,因其阅读期待、阅读心境、阅读动机的不同,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也是独特的,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这种阅读主体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 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这些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过程设计]

(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

导入 :课件显示南极版图突出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

教师富有激情地介绍这个站名的来历,引出课文和人物。

(设计意图:以此导入 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环节一: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故事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叙事特点理清故事情节: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设计意图: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环节二: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板书学生说出的词语,比如:震撼、钦佩、崇敬。

(设计意图: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

环节三: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并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应该会找到这些情节: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4、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5、斯科特的绝笔。如找不出教师引导和补充。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环节四:小组选择最打动你的情节,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如果小组讨论时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提请班级交流解决。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讨论过程中要对重点的语段、句子,像奥茨英雄似的死去、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等情节中的语句要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词语要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解决。在谈到斯科特的绝笔这一情节时引导学生想象斯科特给国家、民众、朋友、妻子、孩子可能写一些什么。

在对以上情节的感受和讨论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伟大的悲剧课题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挖掘细节中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素养,通过品读、朗读发展学生语言能力,通过对情节内容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环节五: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

(设计意图: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

结语:

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该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精神的盛宴,去与那伟大的灵魂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 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8篇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在课前播放关于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本课生字词较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为朗读、复述课文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地区尽量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一些资料,拓宽学习的空间。

教学内容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主要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事件经过。作者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可重点突出斯科特和他的伙伴的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9篇

新课程的教学追求:

“不是教教材,而是教能力。”

“不求回答最好,只求人人思考。”

“课堂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品味故事的生动性。

2.合作交流,感悟语言的潜在美。

3.探究主题,体验情感的震撼力。

二、设计思路:

1.预习就是自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阅读,它不仅仅是为了字词,更主要的是对故事的整体感知。----自主中有方法

2.比较文本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能利用文本外的资源加深理解,填补阅读文本时的“浅”意识,从而突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合作中讲深度

3.拓展阅读是为了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得到升华,加强学生思想的深度,达到体验情感的震撼力。----探究中求完善

三、自主阅读预习题:

1.找出最容易读错的字3----5个,并注上拼音。

找出最难理解的词2个,查出意思。

2.故事中最精彩的片段、最有含义的句子、最让你感动的人物各一个,可与同学交流。

3.与原著进行比较,选择一处加以辨析。

四、教学流程模块:

(一)在情景中走进文本:音乐渲染、图片展示(略读)

在《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乐中,慢慢展现南极景观图片,滚动式出现阿蒙森、斯科特的个人资料介绍,以及作者简介和两条南极探险线路图。

(二)在交流中感知文本:交谈切入、由浅入深(粗读)

1.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的名言入手:“我之所以这样称呼这种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人类暂时的黑夜。”

2.黑夜中出现了哪五颗星辰?特别醒目。

3.感受南极的环境,领略行进的艰难,选择语段朗读。

(三)在感悟中解读文本:讲述故事、精读语段(精读)

1.讲述最感人的故事。

2.边听边思考,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环境恶劣的?读相关段落(第七节)。

理解“销蚀”----学生动手查词典,在比较领悟中解读词语。

4.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体悟人物精神品质。出示文章第十节:

a.齐读文段。

b.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c.从词句的感悟中领会人物的精神境界。“战栗”、“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为什么?

5.从文章中找出最让人感动的语句加以细细体会:结合“研讨与练习二”进行,着重讨论“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10篇

设计思路

首先,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快速默读课文(在十分钟内默读完)紧抓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的能力。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让学生围绕选题自由选点品析,并运用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第三,重点朗读体现主旨和充满情感的句段,让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激发学生主体感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第四,发散思维的有效训练,多侧面地探究主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力求使他们的思维有所拓展和创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预设目标

1、收取信息,概括要点,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

2、学习积累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3、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

教法学法

默读法、朗读法、复述法、竞赛法、讨论法、质疑法、问答法。

教师准备:

1、根据需要选有关资料。

2、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南极资料。

2、预习课文,使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略读全文

l、默读课文,十分钟内读完。

2、按时间顺序,勾画关键时间词。

3、按人物故事,勾画文中关键人物。

二、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段(1912年1月16日至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第二部分3—13段(1月18日至3月29日)斯科特一行在归途中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最后一个个悲哀地死去。

第三部分14—16段(10月29日至11月12日)基地伙伴寻找英雄的遗体遗物,强调了他们尽管失败了,但却是一个时代的伟大悲剧。

三、复述课文

1、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明确:恶劣的气候、没有食物、没有热能、心理压力、全靠脚行……

2、文章中较详细地描写了哪些探险队员牺牲的情况?你想到了些什么?

明确:较详细地记叙了埃文斯、奥茨、其他三人的牺牲情景。学生想到的可能有:人的勇敢和脆弱;探险意味着冒险……

四、积累词语

1、抄写词语

坚持不懈夜不能眠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念念有词精打细算

2、用下列的词语造句:

1、风餐露宿

2、语无伦次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同学们略读了课文,了解了本文的故事情节,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二、回顾课文

我们就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抢答竞赛。(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体验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了解特定环境下的人物。)

1、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是哪一天到达南极点的?

2、谁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时,还拖着十六公斤重的岩石?

3、他们中间谁最先死去?

4、奥茨是怎样走向死亡的?

5、谁的日记一直写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6、你能说出最后死去的三名探险队员的姓名吗?

7、五名探险队员悲壮覆灭是与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到来分不开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了南极恶劣气候的句子。[幻灯]

(1)荒无人烟的白色雪原上,……

(2)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

(3)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

(4)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

(5)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冬季比平常来得更早。

(6)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

(7)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

(8)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

三、品读课文,多角度与作品对话

1、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有感情地朗读,品读中再现英雄的形象,走入他们的心灵,感受作者的挚情。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简析这一细节给你带来怎样的体会与感受。

3、以班为单位,分细节进行交流。

(1)学生选择情节。

(2)学生选择朗读方式。

(3)小组代表阐述体会与感受,其他同学补充。

(4)老师点拨,归纳。

学生可能选择的细节有:

(1)斯科特接受为胜利者阿蒙森作证的任务。

(2)威尔逊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仍拖着十六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3)奥茨独自走向死亡。

(4)斯科特极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四个细节的选择,学生因感受不同,顺序是随机的,应按学生所提供的顺序来赏析,不应拘泥。但每个部分的探讨应深入。在归纳的过程中对学生所谈的环境恶劣、命运悲惨及探险家的精神高尚、伟大进行板书,提升学生对主题的认识。)

四、质疑讨论,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1、学生速读课文。

2、学生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4、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2)“于是决定不再迈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这里为什么用“骄傲”一词?

(3)作者为什么不去给胜利者写书,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作传呢?

(4)奥茨走向死亡时其他人为什么不去阻拦他呢?奥茨为什么把选择死亡轻描淡写为“我到外面走走”呢?

(5)斯科特为什么要把“妻子”改为遗孀呢?

(6)斯科特他们为什么要为竞争对手阿蒙森作证呢?

(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随时都可能质疑,许多问题可能教师不曾预设,应该随时解决。两个环节不应生硬脱节)

5、齐读最后一段。

6、总结。

五、深入评说,多侧面探究主旨

1、根据课文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怎样看待失败?请分组讨论。

2、例证[幻灯]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索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成功者拥有了一切,但这些伟大的失败者也应有他们的位置。你所知道的伟大悲剧又有哪些呢?

(1)1986年,世界上第一个漂流长江,探索长江的中国探险家尧茂书,在金沙江上游翻船身亡。但万里长江自古无人漂流的历史从此结束。

(2)1996年,徒步走中国的上海探险家余纯顺,在温度高达70度的戈壁沙漠中一去不返。但他400万字的日记和一万余张照片给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

(3)20xx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1986年的“挑战者”号的悲剧再次上演。但依然激励着人类对太空进行探索。

总结: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禀承他们伟大的精神去探索人类未知领域。

六、作业设计二选一

1、分组整理积累有关名言警句。如:失败与成功;征服自然与挑战自我;理解“悲剧”……

2、以组为单位办一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手抄报或电子报,报名自拟。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11篇

一、教材依据:

《伟大的悲剧》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记叙的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出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二、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要紧紧围绕“探险”这一中心话题来设计教学,希望能在学生内心深处埋下“上下求索”的种子,树立“敢于冒险,乐于探索”的意识,而每篇文章又具有独立的价值,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深化以及对文本的解读走向深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准备借助这类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单元目标就设定为:

1、理解文章内容,激起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乐于探究的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2、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二)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人物传记。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是任何一个阅读此文的人都会感触良深的。所以,教学此文,舍弃什么,都不应舍弃这一点。在教学中,要努力通过朗读品味文章语言,透过人物具体的语言、行动,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精神,深入地理解文题中“伟大”的含义。要做好这一点,我觉得采用重点语句圈点批注的方法,比只是让学生口头说效果会更好,印象会更深,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有所帮助。

(三)教材分析:

本文位置在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篇传记的节选,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历尽艰辛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发现对手挪威的阿蒙森队已捷足先登,只好从南极绝望而归,最终悲壮覆没的故事文中处处闪耀着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祖国和事业献身的精神及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并颂扬了斯科特诚信的绅士风度和勇于承认失败的优秀品质本文题材生动,情节引人入胜,主题令人深思,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读来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敬佩。

学习时要通过快速阅读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经过和结果,把握以时间为序的写作顺序,即理清故事情节;重点是通过细读文中一些令人激动难忘的细节来理解:为什么说斯科特他们是失败的英雄,为什么这场悲剧被冠以“伟大”二字,即品味文中动人的细节,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是还要通过理解、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去感悟这一出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崇高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四)学情分析:

学习本文的学生,是十三四的青少年,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探险的文章恰恰能够满足孩子们这样的心理,同时,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大部分知识面较宽,他们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对待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们对探险为主题的故事很感兴趣,然而这一时期的孩子又是懵懂的,他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中成功与失败的含义,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准备按照“课前预习课堂交流--深入解读文本--领悟精神内涵--升华情感--拓展延伸”等过程来进行,以期实现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掌握字词、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看待成败的人生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评价: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树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4、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五、教学难点:

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六、教学准备:

1、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

2、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PPT:展示南极图片,教师简介:世界最南的站--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 1957年1月23日建于南极点,海拔2900米。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在1911年底,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就在这白雪皑皑的南极上。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不为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为斯科特一行作传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走进《伟大的悲剧》。

2、作者介绍:茨威格,探险南极展开角逐,角逐的结果斯科特一行失败告终,最后英雄的体魄留在这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作家为人正直高洁,一生著作颇丰。起初,他以写诗和翻译作品作为步入文坛的“敲门砖”,一俟进入到小说领域,他那过人的文学天赋就立刻光芒夺目。同样使他蜚声文坛的传记作品更是其创作生涯中高矗的里程碑。他曾经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弗洛伊德等许多著名人士作传。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

《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学习和研究这篇传记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和收获。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及事件

白色雪原

南极点

埃文斯死去

三人无法离开账篷

帐篷里

(三)品味文章,研读语段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你认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悲”在哪些方面?(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要求学生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

明确:失败之悲:“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死亡之悲:“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这些“悲”中包含了哪些含义?(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

明确:事业失败的悲伤,替人作证的悲哀,生命死亡的悲壮,世人悼念的悲痛……

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里?(要以文中的具体事件为依据)

明确:

(1)斯科特接受了为他人作证的任务: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体现了他人格的高尚。

(2)威尔逊博士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英雄的气概。

(3)奥茨在暴风雪之夜离开营地:不愿拖累同伴,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

(4)三个人在帐篷里骄傲地等待死神的来临: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之情。

(5)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记日记: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6)英国国王跪下悼念这几位英雄: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侧面表现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

(四)品味语言,妙谈体会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讨论)

(明确)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万分痛苦、沮丧的心情。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明确)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动,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人们的尊敬。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明确)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虽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说是”海市蜃楼”,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品德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八、结语

师: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该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精神的盛宴,去与那伟大的灵魂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探险事业的执着追求 死亡之悲

集体主义精神 失败之悲

诚实、守信、勇敢 作证之悲

对祖国、亲人、朋友的爱 世人之悲

九、教学反思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文章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教学过程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文章对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这节课时努力实践这些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12篇

设计思路

首先,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快速默读课文(在十分钟内默读完)紧抓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的能力。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让学生围绕选题自由选点品析,并运用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第三,重点朗读体现主旨和充满情感的句段,让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激发学生主体感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第四,发散思维的有效训练,多侧面地探究主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力求使他们的思维有所拓展和创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预设目标

1、收取信息,概括要点,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

2、学习积累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3、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

教法学法

默读法、朗读法、复述法、竞赛法、讨论法、质疑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根据需要选有关资料。

2、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南极资料。

2、预习课文,使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略读全文

l、默读课文,十分钟内读完。

2、按时间顺序,勾画关键时间词。

3、按人物故事,勾画文中关键人物。

二、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段(1912年1月16日至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第二部分3—13段(1月18日至3月29日)斯科特一行在归途中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最后一个个悲哀地死去。

第三部分14—16段(10月29日至11月12日)基地伙伴寻找英雄的遗体遗物,强调了他们尽管失败了,但却是一个时代的伟大悲剧。

三、复述课文

1、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明确:恶劣的气候、没有食物、没有热能、心理压力、全靠脚行……

2、文章中较详细地描写了哪些探险队员牺牲的情况?你想到了些什么?

明确:较详细地记叙了埃文斯、奥茨、其他三人的牺牲情景。学生想到的可能有:人的勇敢和脆弱;探险意味着冒险……

四、积累词语

1、抄写词语

坚持不懈夜不能眠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念念有词精打细算

2、用下列的词语造句:

1、风餐露宿

2、语无伦次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同学们略读了课文,了解了本文的故事情节,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二、回顾课文

我们就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抢答竞赛。(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体验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了解特定环境下的人物。)

1、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是哪一天到达南极点的?

2、谁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时,还拖着十六公斤重的岩石?

3、他们中间谁最先死去?

4、奥茨是怎样走向死亡的?

5、谁的日记一直写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6、你能说出最后死去的三名探险队员的姓名吗?

7、五名探险队员悲壮覆灭是与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到来分不开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了南极恶劣气候的句子。[幻灯]

(1)荒无人烟的白色雪原上,……

(2)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

(3)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

(4)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

(5)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冬季比平常来得更早。

(6)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

(7)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

(8)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

三、品读课文,多角度与作品对话

1、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有感情地朗读,品读中再现英雄的形象,走入他们的心灵,感受作者的挚情。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简析这一细节给你带来怎样的体会与感受。

3、以班为单位,分细节进行交流。

(1)学生选择情节。

(2)学生选择朗读方式。

(3)小组代表阐述体会与感受,其他同学补充。

(4)老师点拨,归纳。

学生可能选择的细节有:

(1)斯科特接受为胜利者阿蒙森作证的任务。

(2)威尔逊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仍拖着十六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3)奥茨独自走向死亡。

(4)斯科特极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四个细节的选择,学生因感受不同,顺序是随机的,应按学生所提供的顺序来赏析,不应拘泥。但每个部分的探讨应深入。在归纳的过程中对学生所谈的环境恶劣、命运悲惨及探险家的精神高尚、伟大进行板书,提升学生对主题的认识。)

四、质疑讨论,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1、学生速读课文。

2、学生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4、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2)“于是决定不再迈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这里为什么用“骄傲”一词?

(3)作者为什么不去给胜利者写书,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作传呢?

(4)奥茨走向死亡时其他人为什么不去阻拦他呢?奥茨为什么把选择死亡轻描淡写为“我到外面走走”呢?

(5)斯科特为什么要把“妻子”改为遗孀呢?

(6)斯科特他们为什么要为竞争对手阿蒙森作证呢?

(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随时都可能质疑,许多问题可能教师不曾预设,应该随时解决。两个环节不应生硬脱节)

5、齐读最后一段。

6、总结。

五、深入评说,多侧面探究主旨

1、根据课文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怎样看待失败?请分组讨论。

2、例证[幻灯]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索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成功者拥有了一切,但这些伟大的失败者也应有他们的位置。你所知道的伟大悲剧又有哪些呢?

(1)1986年,世界上第一个漂流长江,探索长江的中国探险家尧茂书,在金沙江上游翻船身亡。但万里长江自古无人漂流的历史从此结束。

(2)1996年,徒步走中国的上海探险家余纯顺,在温度高达70度的戈壁沙漠中一去不返。但他400万字的日记和一万余张照片给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

(3)20xx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1986年的“挑战者”号的悲剧再次上演。但依然激励着人类对太空进行探索。

总结: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禀承他们伟大的精神去探索人类未知领域。

六、作业设计二选一

1、分组整理积累有关名言警句。如:失败与成功;征服自然与挑战自我;理解“悲剧”……

2、以组为单位办一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手抄报或电子报,报名自拟。

《伟大的悲剧教案(集锦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